校友故事

黄金德——华安县新圩中心小学下路小学 一级教师

发布时间:2016-06-16浏览次数:791


  黄金德老师倾情教育,把当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作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30多个春秋黙默无闻地扎根在只有500多口人的小山村里,爱岗敬业,播种耕耘,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山沟沟走出70多位大中专院校学生、研究生,先后获得省优秀农村教师、漳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成为村里最受尊敬的人。

  一、坚守是为了当初那份念想

  1979年,黄老师怀着梦想来到华安县下路小学,这里是个山、散、交通闭塞的村庄,4个自然村首尾相距6公里,经济文化落后,办学条件极差:学校没校舍、没课桌椅,连一块像样的黑板也没有。面对困境,他曾经有过好多打算:申请调动、改行、等上级解决困难再办学、回家种田……但当他面对一双双尚未洗净泥巴的手脚、一双双充满无限天真和对知识渴望的眼睛的孩童时,心酸了。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世界,改变他们的未来。于是,他给自己下了决心:留下来,给他们一片天空。没教室,就把教室设在村民旧厅堂里;没黑板,木板抹上墨汁搞定它,发动群众搬来木板凳解决课桌椅问题;没有宿舍,就住在农家的旧房里。当时,村里没有电灯,夜晚整村漆黑一片,静得出奇,村民都在嘀咕:“我们能留得住黄老师吗?”可村民谁也没想到,就是从那昏暗的油灯下开始,黄老师一扎就三十几年。期间,他见过同事放弃月工资44元去经商,见过新教师来了又走,也多次婉言谢绝领导照顾他到条件好的学校,依然坚守那块“一亩三分地”,坚守当初的那份念想。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扫除农村文盲全面铺开,为早日改变农村文化落后面貌,他白天上日校,晚上又提着马灯到自然村夜校义务兼课,虽忙得团团转,但他无怨无悔。历年来,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达到100%,从源头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青壮年脱盲率达到90%以上,脱盲的学员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如虎添翼,他们当中有的成为种田、种果的状元,有的成为乡村的经济领路人,为下路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看到这些,黄老师更坚信当初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下路村民的需要,在这儿干一辈子也心甘情愿!”黄老师这样说。

  二、治学是为了学生有个好的开始

  黄老师:“有好基础,才能建高楼。任教以来,黄老师虚心好学,自订教育教学报刊,从中汲取营养,有时在教学中遇到难题,就利用课余时间,爬山涉水到兄弟学校去问、去听、去学,及时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地提高。

  针对山区孩子家务繁重、见识面窄、知识贫乏、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大等问题,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备深入浅出的课、讲通俗易懂的话、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去体验新知识,让知识从课文中来,又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从中不断地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异和创新能力。也许,他摸索出来教学方法,对城市学生来讲,不一定很先进,但很适合山区学生,他教的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基础很扎实,许多学生在县镇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中取得过优异成绩,他本人也多次为县镇教师开观摩课、讲座,交流课改经验,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成为全镇课改的标兵。

  山区小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数多,课程多。长期以来,黄老师工作量超负荷,最多年份,他一人担任3个年级的数学科和其他课程,在校时间基本节节上课,备课和作业只得等到下班去完成,大家都说他是个转不停的陀螺。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教得多,也学得多嘛,教学更有连续性。”是呀,只有多教、多学、多研,才能对各学段的知识点有更完整的把握,有更深的体验。任教30多年来,他的教学成绩历年居于全镇前茅,所任教学科质量抽测合格率均达到100%,优秀率多次达到100%。这样的成绩对一个农村小学来说,实现起来是相当不易的。因此,他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教师,2004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坚持在老少边贫地区连续工作十五年以上优秀教师”,2006年被授予省优秀农村教师,2014年在漳州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中荣获“最美教师”提名奖,201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被授予漳州市劳动模范。

  三、关怀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成长机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下路村还很穷,家庭人口多,经济压力大,义务教育又尚未实施,学生还要交课本费、代办费等,许多贫困学生交不起各种费用。对此,黄老师和其他教师一道,为贫困生垫交费用,有时一垫就垫上半年甚至一年工资,在校代课的爱人有时也会发牢骚。他总是那句话:“孩子读一次书,不易呀,给他们一次成长机会嘛。”有的家长因家庭经济困难,干脆不给孩子读;有的家长因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不给女孩子读书。为了这些孩子,他必须经常走农家,和农民说农话、讲心事、解难题。其实农民们都知道,黄老师好话坏话一大筐,都只有一个目的:“给孩子一个学习机会。”受过帮助的学生也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有所成,现在这些孩子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好好工作  。

  在3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黄老师总是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一片片真情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他尊重家长,重视家校联系,虚心倾听家长的心声,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办法,深受家长的信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或先进集体。特别是对毕业学生,他还长期保持和他们沟通联系,时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他关注下“改邪归正”,专心学业。有一次,他发现一个读高二的学生有厌学情绪,成绩直线下降,甚至有辍学的念头,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考上福州大学,成为下路村笫一个重点本科生。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黄老师也经常跟他们谈论人生价值,勉励学生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他所教的学生都有同感:“黄老师既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又是我们的引路人”。学生家长夸奖说:“黄老师为我们的小宝贝可操尽了心啊!”

  四、真诚是为了你、我、他

  黄老师尊重他人,真诚为人,宽于待人,从教30多年里,不管哪一位同事,都能和他和睦相处。对待同事的困难,他就像帮助学生一样,尽其所有所能地帮助,同事们都有同感:“有困难,找黄老师,难也就不难了。”每当受到黄老师帮助过的人向他表示谢意时,他总是淡然一笑地说:“小事小事,我是本地人,比你方便一些。”对待教师的教学,黄老师从不私心,总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新学到、新摸索到的好方法倾囊相送,以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提高业务素质。有的教师开玩笑说:“别人超过你了,你就不是我校最棒的了。”他常笑着说:“巴不得你们比我好哩,这样我教起来就更轻松。”是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单靠一己之力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整体实力才是关键。在黄老师积极心态的感染之下,下路小学的教师们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工作、学习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工作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整个团队的教研能力、工作业绩均居于全镇前茅,得到家长认可、领导肯定和社会好评。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在偏僻的乡村里,无怨无悔地奉献着,愿他在三尺讲台上,收获更多春华秋实!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