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施秀椰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发布时间:2014-07-01浏览次数:367

人物简介:施秀椰女士,福建师范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副监事长,福州第十六中学退休教师。退休之后,对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深思及对学子们教育条件的殷切关注,对祖国和香港的热爱与维护,让年逾七旬的她亦发挥着光和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期以来,教育事业皆为国家大计。

中国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作为一位退休教师,施秀椰女士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奉献几十载,她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对青年一代予以厚望。正是许许多多像施秀椰女士一样无私奉献的教师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才让社会更加美好!

教育事业伴一生:“如果有来生,我还是选择当一名老师”

施秀椰女士历经过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变的是她对祖国、对教育的热情。随着祖国从苦难中走向安定、繁荣富强,她愈加热爱着那份教育事业。“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看到中国人是一团散沙,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在脑海闪过,鲁迅先生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始终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所以说,文化教育对国家大计、对中国民族的未来都意义重大。施秀椰女士说道,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为纲,但是家长、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仍是至关重要。老师为人师表,一定要以身作则,才能避免学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误入歧途。回想起那段时期,作为一名教师的她干劲十足,再苦再累,加班加点都毫无怨言。作为教研组长及班主任从来没有一分补贴,有时候还要补贴予学生,但她都乐此不疲。

在施秀椰女士的人生经历中,不得不提及“福建师范大学”。该校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在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热爱。在福建师范大学从读书到家属三十多年,改变了她的一生。毕业后一直在福州第十六中学任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讲台中,散发着向上的正能量。她的丈夫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教师,而他们的一双儿女,从小就在福建师范大学长大,从师大托儿所、师大幼儿园、师大附小、附中、师范大学,一步步走来,福建师范大学见证了施秀椰女士儿女的长大成才。她也借着教师岗位这个平台,默默耕耘,为学生们带去欢乐与学识。时至今日,每当提起福建师范大学,施秀椰女士脸上总是笑容满满,在她心中,福建师范大学就是家乡,那种归属感源于互相信任,荣辱与共。她说,她永远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员,也为学校如今的发展而倍感骄傲。如果来生还可以选择的话,她还会成为一名教师。

爱国爱港,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力量:爱国,我是中国人;爱港,这是我的家园
从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之后,施秀椰女士来到香港。她的女儿已在香港成家立业,为了更好的照应母亲,也尽到子女的孝心,女儿把她接来香港,开始新的生活。因为特定的历史文化,香港的教育、文化氛围,于内地有很大差别,而作为一位内地过来的教师,对香港的教育事业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虽不能读书认字却比无知多一点努力,身体力行。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如果没给予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国家的栋梁就很稀缺。
    作为一个中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直激励着施秀椰女士。“有时候我常常会建议年轻人学习历史,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的宏伟。有些香港年轻人对历史文化漠不关心,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香港的繁荣,而不是选择谩骂与叛逆。”香港一些年轻人的思维,常常令施秀椰女士费解,同为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更加应该多加包容、求同存异,在不断成长中弘扬中华文化教育。
    “现在的香港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但绝大多数香港人都是希望看到香港繁荣稳定,因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来到香港已有些年头,施秀椰女士一有时间都会读报,从中了解时事新闻,而对于“占领中环”等活动愈演愈烈,她十分不解,任何事情都可以慢慢协商解决,很多过激的行为完全可以避免,在香港发展的历程中做不到尽善尽美,但只要齐心协力,完全有更好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施秀椰女士说道:“这种活动不惜牺牲广大香港市民的利益,是不明智之举”。
    爱国爱港的言行,源于内心的炙热。她曾经在国庆日看到某报的大标题却是对祖国发展的质疑,而打电话到编辑部跟报社的工作人员辩论一个多小时。作为一个传媒必须要有一个正义思想,作为一位老师,更加要坚守这一点,提倡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她从生活、身边的人和事,例如朋友聚会、外出的公交车上等等,都不停的宣传积极思想,传播着正能量。施秀椰女士时刻关注着国家时事,关注着学子们的生活条件,教育大纲,以学生为根本。那份执着于无私,在现今社会更弥足珍贵。
    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传递,需要的是大家一起努力。施秀椰女士作为福建师范大学原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及现任副监事长,也常通过一些教育基金平台,只要力所能及,她都会伸予援手。她不是企业家,不能够赞助很大的数目,但看到同学有困难她乐于帮助,她说只是以自己的生活费提供了很小的赞助,不值一提。 

金钱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真心。她是将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帮助贫困的学生。在一次活动上,她赞助了一群大学生的生活费,这是爱心的表达,无私的奉献,她非常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偶有学生生病也给予帮助,让学生们倍加感动。有的学生因此触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帮助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这种爱心的传递反馈,正是施秀椰女士希望看到的。很多她帮助过的学生,常常打电话慰问她的身体情况,送明信片表示感谢。“……禁不住想要一同歌唱,我的生活并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我没有华丽的衣饰,但我有我的坚持,不腐烂的自尊,为永不言败的青春奋斗。”看到明信片上学生们自强不息的读白,施秀椰女士十分欣慰,大家对她的关爱,温暖着她的内心,她会为此而更加努力,亦更加深觉责任重大,决心竭尽所能,让教育事业变的更加纯净、向上! 

哪怕退下了教师岗位,施秀椰女士仍然热爱着教育事业。每次回到厦门,她都会到著名教育家陈嘉庚博物馆参观,领悟先辈们为教育事业的铮铮情怀,激动不已。她的女儿,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下,也继承着其对社会的关爱,帮助了许多孤儿而不求名望,低调行善。

栉风沐雨几十载,桃李芬芳遍中外,施秀椰女士一路走来,不变的是那份默默耕耘的决心与毅力。退休之后,对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深思及对学子们教育条件的殷切关注,对祖国和香港的热爱与维护,让年逾七旬的她亦发挥着光热!她把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教师典范,为人师表,她用言行温暖着学子,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文章摘自《杰出人物》2014年第二期)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