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小字辈”释放“大能量”——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的逐梦故事

发布时间:2014-07-01浏览次数:263

 

6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小字辈”释放“大能量”——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的逐梦故事》为题,报道我校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的成长故事。同时,配发评论《愿更多“小字辈”成就“大气候”》。全文转载如下:

“小字辈”释放“大能量”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的逐梦故事

王斯敏

 

研究团队全家福(资料照片)

 

科研成果(资料照片)

331,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一场名为“利用创新:培育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推动全球发展”的国际会议正在举行。

 “感谢中国学者和我们联合主办会议,并贡献了高水准研究成果——《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大卫·马龙微笑致辞。

马龙提及的中国学者——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李建平、常务副主任黄茂兴,坐在台上,心潮难平。在联合国主办高端研讨,面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并为各国发展提供学术参考,这对“国字号”研究团队而言尚属不易,但他们做到了。

种种艰难横亘在这支队伍面前——地处福建,学术资源与科研机会不占优势;“非211、非985,地方性、师范类高校”,诸多“标签”固化了外界对福建师范大学学术水准的印象;平均年龄31岁、全部成员仅26人,年轻的团队不易被人看好。

他们取得的成绩却引人注目——从探索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到率先提出并开展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研究;从推出专项研究报告,到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品牌“皮书”系列并屡获嘉奖;从跻身国家智库到迈上国际舞台,创办8年,“竞争力”研究之树叶茂花繁。他们已打造出三大系列科研成果,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并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和《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五大产品”的形式,接连推出20多部著作。与此同时,新生代领军者黄茂兴教授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更多年轻人迅速成长。

成功源于开创者点燃的火炬,也来自于这些接力者的奋斗。他们用心血和智慧诠释了“大与小”的辩证法,在众多“追梦人”面前画上了巨大的感叹号——在这个尊重智慧、呼唤人才的时代,只要有梦想,只要敢拼搏,“小字辈”也能做出大成绩,“小团队”也能托起大梦想。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这种精神,使他们内心火焰长燃。

“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目标

——一个服务现实的研究方向

翻开陈年资料,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李闽榕仿佛回到了过去。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竞争力”概念在国内初受关注。200111月,当时的福建省政府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一课题的重要性,指示立项《提高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并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在福建省“十五”计划中,“全面提高福建综合竞争力”被确定为全省跨世纪发展的立足点和发展主题。

实践很快证明了这项研究的意义。李闽榕作为课题联络人深度参与,于2003年见证了课题结项、研究成果出版。一种责任感,使他迫切地想沿着开创者的视线深入下去:提升竞争力事关全局,能否使研究突破福建范畴,为全国各省市提供借鉴?

此时,在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经济学院教授李建平也在苦苦思索着。“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怎样聚焦国家急需,激发百年福建师大丰厚的理论经济学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2003年,李闽榕考入李建平门下攻读博士,两人的思考产生了交集。在李建平指导下,李闽榕拿出了“全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初步成果,一个共同的想法随之形成:建立机构,持续深入地研究“竞争力”。

200618,“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由福建师范大学牵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行政学院联合成立,下设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李建平出任中心主任,李闽榕等任副主任。成立当天,“首战”打响——筹划编制全国第一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

一年多艰辛努力后,20073月,首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北京发布。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团队,何以对全国竞争力状况作出研判?质疑和诘难很快涌来。

 “有记者找到我,劈头就问:你们怎么保证排名准确?出了事担得起责任吗?”黄茂兴记忆犹新。他没有过多辩解,“事实会给出最好的证明。”

果然,一炮打响。报告发布后,全国媒体争相报道,业界专家纷纷肯定。时值全国两会,这一消息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打电话到出版社要书者不在少数。

今天,该蓝皮书已成了团队的“传统品牌”,每年推出一部,并拿下中国皮书“最佳影响力奖”和“中国十大皮书”等众多奖项。

 “出身平凡不是甘于平庸的借口。只要选准了于国家发展有益的目标,敢想敢干,总能开辟一片天地。”李建平深有感触。

“蒸笼岁月”里,走出年轻善战的“铁军”

——一支敬业奉献的人才队伍

夜深了,福建师大仓山校区文科楼9层,一间办公室仍是灯火通明。

每年工作350多天,每天奋战十几个小时,黄茂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八年来,他始终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奔跑。

20137月,他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在科研经费、学术平台等方面享受倾斜政策,这不仅令他如虎添翼,更鼓荡着他和团队成员的心。

“我们从茂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他也常鼓励我们:今天人才政策这么好,不努力,就是辜负和浪费。”经济学院教师李军军博士感言。

人才不足是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道难题。其时,黄茂兴刚满30岁,工作不到两年,但踏实肯干、科研能力突出,李建平便大胆起用他为中心具体负责人。

一脚踏进“竞争力”这个陌生领域,黄茂兴兴奋而不安。先是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理清理论脉络;紧接着便是组建团队。刚创建的中心无编制、无经费、无宽敞的办公场所,然而,在共同学术理想的感召下,一批年轻人集结到了一起。

李军军是黄茂兴选中的首批人才之一。竞争力研究最难的是指标体系建构,李军军精通数量经济学,黄茂兴便和他一起挑灯夜战,一个个指标分析、推演,一次次计算、修改,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终于把最初的40多项指标充实为210个,建构起较完备的指标体系。

西方竞争力评价多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主观因素过强。研究团队决定:依靠官方公布的客观经济数据进行测算,增强科学性。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七八月的福州溽暑蒸人,10多名研究人员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对着嗡嗡作响的老式电脑,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两台用了多年的空调时不时闹“罢工”,整个房间热气蒸腾。有人中暑,有人高烧,经常熬通宵的黄茂兴更是几次眩晕昏厥。然而,没有人抱怨,稍有好转,就又全神贯注地投入战斗。

“蒸笼岁月”写下最美的青春。一年里,他们查阅相关文献30余部、著作110多部、论文500多篇,采集基础数据10.8万多个,计算分析数据90多万个,制作简图1026幅、统计表格1071个,实现了多项突破与革新——

建立了国内本领域最完整、指标最多的评价体系,确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理念;形成了国内本领域最完整的立体化研究模式;率先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比较研究;率先开展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动态研究和预测研究。

来不及品尝初战告捷的喜悦,新的奋斗又开始了。八年来,团队成员几乎把教学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献给了“竞争力”。女成员们也巾帼不让须眉,“铁姑娘”叶琪博士临产前一周还在电脑前敲打着、计算着……

今天,这支团队已获得“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福建省第九届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福建省科技创新团队”等众多荣誉,而黄茂兴更是一路破格,36岁便成为博士生导师,并荣获2014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及省部级奖项十余项。

 “我们面临的困难大,但年轻人的干劲和潜力更大。他们顶上来了,学科持续发展就有希望了。”李建平十分欣慰。

“创新是空气,是生命力,是永不止息”

——一种执着创新的学术精神

蓝、绿、黄,这是团队成员们眼中最美的三种颜色,每一种,都象征着一颗丰收的硕果。

继“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成为全国皮书重要品牌之后,团队又迈进竞争力研究的其他领域,相继开创和编制了“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创新竞争力黄皮书”系列,并走向国际舞台。

201311月,黄茂兴带着《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绿皮书走进瑞士日内瓦联合国环境大厦,向来自30多个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推介。

这是第一本由发展中国家推出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经济学家盛馥来所言,环境绩效研究“以往都是发达国家‘指点江山’,这次中国学者‘领了风骚’,令人振奋。”会后,英、德、荷兰等国专家极感兴趣,形成了与中心联合开展“全球绿色经济创新能力国际比较研究”的动议。

“对我们来说,环境问题是个新领域。走进它,是创新意识在驱使。”李建平坦言。

2009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环境问题引发空前关注。一个念头闪现在黄茂兴脑中:能否从竞争力角度研究环境战略?

在李建平、李闽榕的支持下,他决心放手一搏。

两年潜心钻研之后,他和团队成功构建了“环境竞争力”的全新学术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先从“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着手,继而扩展到全球。

“创新”已成为不变的渴求。即使对“省域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他们也知难而进,定下了“每年必须有所创新”的铁律。

“我们没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越是‘先天不足’,越要不断创新。创新是空气,是生命力,是永不止息。”黄茂兴已开始思考下一个课题。

太多的工作等待着他们。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好在,更多双手在身后支撑——国家人才政策的鼓励与保障、学校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还有,这个大时代所发出的声声召唤。

“对于这样一支优秀的年轻团队,我们一直并将继续在学术平台和软硬件建设上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坚强后盾。”福建师大党委书记黄汉升教授话语坚定。

“努力发光,在这个视人才为至宝的时代。”年轻人许下心愿。作为竞争力的研究者与推动者,他们愿意燃烧自己,变成祖国“竞争力”中那最为活跃、最有力量的一分子。

 

【评论】

愿更多“小字辈”成就“大气候”

王斯敏

没有顶尖名校的“金字招牌”,没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没有名家云集的学者队伍,在全国众多科研团队里,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研究团队可谓资历尚浅的“小字辈”。然而,这支仅有26人、平均年龄31岁、成立不足8年的研究团队,却在科研创新、学术“走出去”、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这是一群年轻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新时期我国科研水平整体提升、人才政策不断优化的有力证明。他们的故事并非一段“传奇”,而是一个启示,昭示着一个易被忽视的真理——“起点”高低并不能决定成就大小,只要有梦想、肯努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小字辈”一样能做出大事业。

如何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化?从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团队的成长轨迹中,至少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小字辈”要有大志向。敢想方能敢干,有梦才可有为。宏大的志向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持之以恒的动力源泉。在美好梦想的驱动下,奋斗者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精神能量,从而突破客观局限、迈上人生高地。因此,越是出身平凡,越不能放弃“追梦”的权利。

“小学者”要有大眼光。学术视野是否开阔、科研眼光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水平。起步阶段的“大眼光”,能够帮助研究者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突破;站稳脚跟后的“大眼光”,可以驱使研究者不断创新、战胜自我。而这种“大眼光”,来自对国家发展现实需要的关切,来自对国际学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因此,越是力量有限,越要“眼光出众”,用大格局换取大胜利。

“小学校”要搭建大平台。任何一个冲锋在前的科研团队,其“大后方”都是自己扎根的学校。团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坚定支持与有力托举。再普通的学校都应有此气魄与胆识,为研究者们搭建大平台、拓展新天地,使其潜力得以充分释放。

“小团队”要聚合大能量。独木难成林,力量有限的个体,更需要戮力同心、团结奋战。一个团队,有了坚定睿智的领军者、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互相支撑的协作风气,便能不断攻坚克难、走向成功。

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呼唤新型智库的今天,福建师大竞争力研究团队逐梦前行,写下了“小团队”的“大成就”。愿更多的“小字辈”坚定信念、奋起直追,成就属于自己的“大气候”,创造中国学术界的“大精彩”!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