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永远做学术道路上的奋进者——专访国家“万人计划”哲社领军人才,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兴

发布时间:2016-10-17浏览次数:1295

今年6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公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黄茂兴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成为全省6名入选者之一。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黄茂兴第一次出现在“万人计划”人选的名单里了。早在2012年,当时年仅36岁的他就已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而我们的采访,也是从黄茂兴对当时情况的回忆开始的。

尊严来自实力

时间拨回到2012年5月30日,北京,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最终答辩现场。作为与“千人计划”相配套、面向国内人才的国家级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直接统筹领导推进。因此,此次遴选倍受各方面瞩目。

黄茂兴也来到了答辩现场。在此前的遴选中,他过关斩将,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福建省委组织部推荐的15名候选人中唯一一位“杀”入答辩现场的侯选人,即便如此,在见到了来参加答辩的众多学界“青年大咖”之后,这位身形外貌并不起眼,来自非985、非211的地方高校,履历中也没有海外留学、海归等“高大上”光环,其团队在竞争力研究中尚属小字辈的年轻人,仍然不免产生强烈的“打酱油”的想法。

“答辩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去拜访了两位多年未见的师兄师姐,回到宾馆也早早休息了,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准备第二天的答辩。”黄茂兴回忆道,“当时的想法,这么高端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且是首批,应是名校‘竞技者’的舞台,对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而言,能入围答辩就不错了。所以第二天答辩时专家问什么我就迅速做出回答,没有太大压力,毕竟东西都在脑子里。”

实际上,当时黄茂兴并不知道,在之前的通讯评审环节,他的综合成绩在所有参选者中也已经名列前茅,入选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坐在答辩席上的他,离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只有一步之遥。

几年来在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精耕细作、倾心研究所积累下来的深厚功力给了黄茂兴一份独有的从容与淡定。答辩中,黄茂兴游刃有余、侃侃而谈,他觉得,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答辩结束后,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电话中,妻子问他:“怎么样,你能给自己打几分?”黄茂兴回答:“自我评价的话,可以打95分。”一段时间以后,结果揭晓,黄茂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成为当时入选该项国家人才工程中全国为数极少的地方高校的青年学者。

近年来,凭着他的刻苦努力、勇于探索和创新进取,黄茂兴科研成绩斐然,因此连续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并破格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他曾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师德标兵、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多个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或荣誉。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于2014年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在全国表彰会上,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今年6月,刚满40岁黄茂兴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成为我省6名入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黄茂兴常说:“尊严来自实力。”而实力却不会从天而降。

成功源自奋斗与创新

成功从来就不是唾手可得的。黄茂兴及其团队的成长道路,充分诠释了其成功的真谛:奋斗、创新。

奋斗,成就经济学青年学者

1996年,黄茂兴迎来了生活对自己的第一次重大考验。那一年,由于母亲突然离世,原本成绩优异的黄茂兴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现在想起来,和以后(的困难)相比,那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母亲对我的影响太大了,的确是一段灰色的日子。”黄茂兴如此评价道。

黄茂兴是福建莆田人,当地浓厚的经商传统,使黄茂兴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价值、价格、供求等经济学理论问题具有超乎常人的强烈兴趣和理解能力。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他从莆田华侨中学理科班转入了文科班学习,并保持了优异的成绩。在经历高考失利后的挣扎和沉思后,黄茂兴选择了复读。尽管老师建议他报考985或211高校,但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选择了师范院校。一年后,他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

在本科阶段,黄茂兴除了学习好专业课程之外,还开始自学怀有浓厚兴趣的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高等数学等经济学课程。当许多同学忙着逛街、谈恋爱时,黄茂兴却在没日没夜地读书、泡图书馆。2001年,学院拿出了两个保研名额,在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中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机会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人。黄茂兴四年的苦功得到了回报。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面试,被保送攻读本校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谈到这里,黄茂兴特别提到了他的恩师李建平教授,“是他把我引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黄茂兴说,保研考试结果出来后,李建平教授对他进行了一次“面试”。“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问了一些问题,关于学习情况、研究兴趣之类的,时间并不长,不到40分钟,然后李教授说,你愿不愿意跟我搞研究?我当然是愿意了。从此,我就在李教授的指引下,步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直到今天,老师当年的言传身教都还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治学和为人。”

在李建平教授的指引教导下,研究生时代的黄茂兴完成了从一名经济学兴趣者到一名经济学探索者的转变。三年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先后发表了23篇学术论文,并多次获得校研究生单项科研奖一等奖,对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跃升。2004年,黄茂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李建平教授的鼓励和建议下,他继续攻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并留校任教。

这时的黄茂兴更加忙碌了。他既要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承担科研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又要为本科生授课,经常需要在新、老校区之间来回奔波。白天在老校区查资料、作科研,忙到傍晚五、六点钟就要赶到新校区为学生们上课,几节课下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但黄茂兴从来没有因此耽误、懈怠过一节课。他认为,作为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而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经济学的所学所思,则是他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最大的动力,也是最丰厚的回报。

参加工作至今,黄茂兴基本上过着“白加黑”、“5+2”的生活。即使是成家之后,他留给家人的时间也非常有限,以至有同事开玩笑说:“谁嫁给黄茂兴,谁就是做贡献。”黄茂兴的孩子今年已经6岁,可从小到大,作为父亲的他陪儿子逛公园的次数“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只有3次,以至于孩子3岁以前几乎不爱亲近父亲。黄茂兴说:“弱鸟先飞。没有过人的先天条件,我就只有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了。”

奋斗,成就竞争力研究“精锐之师”

实际上,黄茂兴很少与别人谈起自己,他总是说,多写写我的团队、我的老师,他们比我贡献大。黄茂兴口中的“团队”,就是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科研团队。这支昔日竞争力研究的“小字辈”、“地方军”,全部成员29人、平均年龄不足31岁的科研创新团队,今天已经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硕果累累的科研“精锐之师”,不仅蜚声国内,而且已逐步登上国际舞台。

20061月,“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由福建师范大学牵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成立,下设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时任校长的李建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年仅30岁、参加工作不到两年但踏实肯干的黄茂兴被恩师大胆起用,出任中心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中心日常事务。

成立的第一天,中心便接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编写国内首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面对“竞争力”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黄茂兴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当时中心刚刚成立,可以说是百事待兴。研究团队没有组建,研究方向没有明确,理论框架没有搭建,连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这样起码的条件也没有具备。”

为了尽快组建起一支研究团队,黄茂兴四处“求援”,同门师兄弟、学院新进青年教师、有研究潜力的学生,都成了他的“猎头对象”。今天中心的团队骨干,如黄茂兴的师妹叶琪,当时还在读研,还有李军军博士,“都是第一批被我‘忽悠’进中心的。”

为了尽快理清理论脉络、搭建理论框架,黄茂兴带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资料之中,如饥似渴地收集各种资料,连大年初一都是在省图书馆中度过的。有机会到北京出差,就必到西单图书大厦选购书籍,以至直到今天他还对北京西单图书城里经济学书籍的位置了如指掌:“一层的东北角,还有四层的西北角,是我最常去的书柜。”

为了夯实研究基础,一年中,他们查阅国外文献30多部、国内著作110多部、论文1000多篇,采集基础数据10.8万多个,计算分析数据90多万个,制作简图1026幅,统计表格1071个。

为了构建过硬的指标体系,黄茂兴和精通数量经济学的李军军博士一起挑灯夜战,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和无数次计算修改,终于把最初的40多项指标充实为210项指标,为保证整个任务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争分夺秒,早日完成任务,中心全体团队成员历三九,战三伏,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任务的关键时刻,10多名研究人员挤在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面对两台早已无法制冷的空调和嗡嗡作响的老旧电脑,外面是逼人的酷暑,里面是蒸人的热浪,有人中暑,有人发烧,黄茂兴更是几度劳累昏厥。但整个团队听不到一句抱怨,更没有一人退缩。团队全年工作日达到35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铁姑娘”叶琪甚至工作到临产的前一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3月,全国首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蓝皮书出炉,一举创下了该领域研究的多项突破:

建立了国内本领域最完整、指标最多的评价体系,确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理念;形成了国内本领域最完整的立体化研究模式;率先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比较研究;率先开展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动态研究和研究。

今天,该蓝皮书已成为中心的“传统品牌”,每年推出一部,并斩获中国皮书“最佳影响力奖”、“中国优秀皮书一等奖”、“中国十大皮书”等众多奖项,并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由此一炮打响。

创新,成就不竭的学术活力

一炮打响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众多声音之中,不乏有“这样的平台,有今天的成就已经不容易,保持就可以了”之类的论调。对此,黄茂兴给出了他的答案:

“我们没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越是‘先天不足’,越要不断创新。创新是空气,是生命力,是永不止息。”

黄茂兴的意见得到了恩师和团队成员的支持。即使是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这样的品牌作品,他们也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必须有所创新”的铁律。创新,已成为这支团队肌体中流淌的血液、不变的基因。

2009年,全球气候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气候、环境成为各大媒体的高频词。黄茂兴敏锐地感觉到,环境问题将是竞争力研究的最新方向。

然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环境竞争力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际上也所涉不多,没有现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可供借鉴,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无疑必须另起炉灶,构建出一套全新的学术框架和体系。黄茂兴和他的团队经过两年的潜力研究,把生态学、环境学同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多学科综合、多维视角的“环境竞争力”学术体系,创造性地“通过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五个要素来综合反映一国或区域的环境发展水平。”

2011年,中心团队在中国社科院发布了首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报告(2005-2009)》绿皮书,引起了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并分别荣获福建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由世界著名出版集团德国斯伯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面向全球出版发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两年后,2013年11月,日内瓦联合国环境大厦全球绿色经济峰会现场迎来了一位来自东方的学者,黄茂兴带着团队的最新成果:《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走上了峰会讲坛,为来自30多个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的专家作了2个小时的专题介绍和研讨。这是第一本由发展中国家推出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被评价为“在由西方发达国家所长期垄断的世界环境问题语境中第一次发出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由中国学者‘领了风骚’,令人振奋”。2014年1月,中心团队又重磅推出了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绿皮书。

此外,“国家创新力”也被黄茂兴纳入了研究范围,先后推出了《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黄皮书。2014年3月31日,他们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英文版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发布,被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大卫·马龙称赞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这支科研团队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从探索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到率先提出并开展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研究;从推出专项研究报告,到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品牌“皮书”系列并屡获嘉奖;从跻身国家智库到迈上国际舞台,创办10年,“竞争力”研究之树叶茂花繁。他们已打造出三大系列科研成果,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并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和《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五大产品”的形式,接连推出30多部著作。

今天,这支团队获得“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福建师范大学五一劳动奖章集体”“福建省第九届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福建省科技创新团队”“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众多荣誉。

“衡量一支科研团队,就在于看它能否在研究中不断开疆辟土,能否永葆不断创新的学术活力与生命力。”黄茂兴如是说。

快速发展在于平台夯实和人才培养

20161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成立,黄茂兴任首任院长。至此,黄茂兴“手下”已经集结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形成了一支以竞争力研究中心、自贸区研究院两支研究团队为主力,拥有近60位博士,涵盖经济、管理、环境、国际政治、法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科研“精锐”。截至目前,他们已快速搭建起了拥有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福建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二十国集团(G20)联合研究中心、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以上研究平台,并将整合组建“高端智库”。

其中,竞争力研究中心成立10年来,以平均每年3-5本的速度出版报告、专著,至今已达30余本;成立不到1年的自贸区研究院也已出版专著4本。其研究成果之丰、水准之高、速度之快令人赞叹。

除了苦干之外,还有什么造就了这支科研“铁军”、培养了这样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黄茂兴为我们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一个优质的平台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母体。他特别强调,所谓优质,并不仅仅指充足的经费、专门的场所、完善的办公设备,更多的是指平台的各种“软环境”,特别是优秀的领路者和良好的科研文化。“当然,具体到我们团队,这个领路人并不是我,而是我的恩师李建平教授。李教授当年以战略性的眼光开创了竞争力研究中心的基业,为研究中心的发展筹划了既立足当前、又具有学术前瞻性的研究发展路线图,在日常研究中又能创造和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研究氛围。他是中心真正的开创者和领路人。”

其次,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是多出成果、出好精品的重要保障。如果说黄茂兴团队有什么特质的话,那就是团结协作。今天,单打独斗式的研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进入高度融合、多学科高度交叉的社会科学发展新阶段,要想有创新性成果,就必须抱团发展。黄茂兴说,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背景成员的优势,从不同角度聚焦同一个问题,再通过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会,通过交流、冲洗、碰撞来突破思维禁锢、开拓学术视野,这是我们团队能够不断创新的重要“法宝”。

第三,要把出成果、培养人才和梯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黄茂兴的话说,就是“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他认为,有了平台作依托,就可以初步组建团队,逐步推出成果,提升水平、提高层次,再吸引更多人才形成学术梯队,反过来再有可能推动产生更优秀的成果,推动平台向更高层次迈进,成为更优质的人才母体。二者是良性互动、循环上升的关系。当前,黄茂兴正在规划他的“大战略”,即积极争取把研究中心进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行列,搭建更高端的成长成才舞台,以推动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年逐梦,不忘初心。直到今天,黄茂兴还是习惯用“小字辈”来形容自己和自己带领的那支年轻团队。然而,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只要敢于追逐大梦想,小字辈也能有大成就。让我们祝愿黄茂兴和他的同事们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乘长风破万里浪,继续绘就属于“小团队”的“大画卷”。

(来源:海峡人才通讯   时间: 2016-08-26 文/本刊记者  段晓川)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