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行是知之始 实践出真知 ——访“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余文森教授

发布时间:2017-03-16浏览次数:368


校报记者 林绍惠  柯碧惠 谢奇芮 薛菁菁


人物名片:


余文森,男,1963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现任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20项,其中一等奖5项。入选国家第2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首批优秀人才”等多项人才奖励计划,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社科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主讲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一向以专业、学术为重,视学术研究为自己的生命,自然在乎自己学术研究的成果和荣誉。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高兴很激动。”在听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之后,余文森难掩内心的情绪。

1986年到2016年,30年如一日,余文森始终坚持做同一件事:致力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心中的信念矢志不渝,怀揣着对教育改革之路的希望,在无数艰难与坎坷面前昂首前行。

回顾起这三十年,余文森最先想到的是教改留给他的宝贵经验。他说:“通过三十年的理论储备、三十年的实践积累,我看待问题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在教改工作中,唯一不变的是初心,正是这份初心带着他走过了30的教改之路。


 “教育学要与学科相结合”

余文森最先从事的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问及原因,他坦言主要是出于对数学的喜爱。理科出身的他,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学习的四年时光里,同样喜爱数学。于是在完成了白天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以后,每天夜里他都会跟着夜大的学生一同学习高数。

余文森充分利用了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学习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尽管学习的时间零零散散,他坚持下来,一学就是三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余文森也获益于这三年的学习,为1986年从事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余文森结合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蹲点我校数学系,主讲心理学和教育学公共课,从而把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教法大大地激发了数学系学生对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公共课的兴趣。

余文森回忆道:“当时,学生还自发组织了一个教育理论研究兴趣小组,每周选择一个晚上来讨论、研究教育理论的问题,并邀请我去指导他们。”

教育学要与学科相结合,不然教育学就会变成教育别人怎么教书,而自己却不会教书的学科了。”余文森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自学高数的功底都融进了改革教育的实践当中,并且成为了之后改革中一个很实用的案例,也许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眼里只有学术、科研”

余文森在教改路上的初心不改,同样也体现在他对学术科研方面。在初进师大时,余文森就定下目标:“一心一意做研究、做学问”。

200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余文森被教育部聘为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国家新一轮课程标准和方案的研制、教材的审定、教师的培训。特别是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课堂教学专业支持项目的首席专家,余文森带领来自全国10多所高师院校的专家教授深入到 42 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指导教学改革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针对各个实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进行指导,帮助实验区把课改之路引到了正确的方向上。他的工作得到了时任教育部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王湛副部长的高度肯定。

在指导教学改革工作期间,他认识到:“要帮助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师要边教学边研究,不能等着专家来解决问题,中小学也要成为研究机构,及时解决新课改实践中的问题。”见多识广方能积累经验,他说,“这次课改实验区的指导之行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对改革的热情,发现了老师的创造力。学问很多都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不完全是在书本里面看到的,因为很多老师会给我们介绍许多他们很有个性的想法、思路和创举”。

在这一时期,余文森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两篇研究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影响,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被教育部采纳,成为了指导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这之后,余文森的研究更加聚焦于课堂教学。2006年,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邀请,余文森录制了一系列与新课程相关的讲座视频,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中小学教师授课。在授课过程中,他和他的团队收到了许多关于新课改的问题:许多一线教师反映,不少学校出现了摆“花架子”的问题,学生们感到收获小,课堂成为了“低效课堂”。

余文森从中得到启发,发现了更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随后围绕“有效教学”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撰写了《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此文经《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迅速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指导性论文。余文森的专著《有效教学十讲》于 2009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回答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该书成为最受全国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图书之一,五年重印 24次,印数达 25万册,引起了业界对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热潮。


    “把理论体系构建在实践的基础上”

余文森的理念始终是:理论一定是实践需要的,理论要“落在课堂,落在学生”。从“校本教研”到“有效教学”“卓越教学”,30年来不变的是他对理论“落地”的坚持,理论从实践中“长出来”,指导实践,实践又为理论提供可能,余文森的“田野研究就这么一直继续。

做理论不是单纯在图书馆查查文献、拍拍脑袋想出来的,我总是希望能够把理论体系构建在实践的基础上。”因此余文森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实践层面——从表面上讲即理论联系实际,往更深的角度就是行动研究、实证研究。

究竟何为实证研究?余文森解释,实证研究指的是你研究的成果是做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换句话说,研究的成果不是靠翻阅一堆文献资料就能得来。

余文森认为,书斋式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价值,不过,每个人从事的工作都有各自的定位,他也写学术理论方面的文章,但是他个人的定位是做实证研究。“简单点说,就是不玩虚的,要搞实证、做实实在在的研究。”余文森说道。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定位,余文森开展大量实地调研工作,去了很多地方,深入了很多学校,这一过程所花的时间是漫长但却很有意义的。他的经验从实证研究中来同时也指导了实践。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余文森发觉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层面,还要致力于改革学校。他的实践和日本大教育家佐藤学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要使一所学校真正发生变化,需要三年的改革坚守。”他自己用整整三年的时间指导厦门蔡塘学校和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的改革建设,使这两所学校成为省内外闻名的有内涵、有品质、有自己独特教学模式的优质学校,每天都有教师络绎不绝地前来学习取经。目前他们的团队受厦门市湖里区和福州市晋安区的委托,致力于改造和提升学校的研究。

除了教学上的实证研究,余文森在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上也进行了大量实践。受福建省教育厅委托,他主持全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的培养工作,从2011年到2015年,他深入课堂,认真分析不同学科教师的授课方式,找出教师在授课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逐一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他提炼了培养名师的一整套标准,形成了培养名师的一系列路径,最终创立以“教学主张”为主线和统领的名师培养模式,为福建省培养了一批有专业影响力并在全省发挥积极示范作用的名师。如曾在福建师大“中小学名师论坛”开课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校长林莘,二十几年前就是他的学生,“她从福州市骨干教师开始,到省级学科带头人,到省级教学名师再到省级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这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福州市很多正高级中小学教师都曾是他的学生,他亲自给这些老师们上课,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封闭性的师范大学培养不出优秀的师范生。”余文森邀请自己培养出的名师来给我校的师范生谈经验、做指导,希望架构一个大学跟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联合的学习共同体来共同培养师范生,他将通过实证获得的成果来影响师范生,同时将落地生“根”的实践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教师。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