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行走在大自然的科研之路——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志群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7-03-16浏览次数:822



校报记者 高洁 谢奇芮 肖玥


  人物名片:


     黄志群,男,1973 7月生,福建省上杭县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闽江学者” 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计划。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森林土壤学、树木生理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28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4篇),其中I18篇,II6篇。特邀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十四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环境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土壤与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规划专家组成员,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编委。


  “见过许多人都不曾见过的风景。”黄志群这样描述自己的地理学研究工作。他进入过蓝色海洋环绕的新西兰,也把足迹留在风光旖旎的澳大利亚,更深入过山清水秀的闽北山区。野外风光虽美,但科研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澳大利亚的红土地中野外考察,在新西兰渺无人烟的森林做科考,在闽北山区啃着馒头上山采集样本……黄志群的科研之路,除了啃书思考做实验,一直行走在大自然之中。


结缘地理

  “一片片的杉林整齐地立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浅绿色的飘带悬在半空中。我真诧异于杉林的一瞥之美,也为林场工人们灵巧的双手所震撼。”1992年,在大学班主任的带领下,黄志群来到福建来舟林场实习,第一眼就被眼前的杉木林海震撼了,从此便与森林土壤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黄志群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福建林学院杉木研究中心研究生并被成功录取。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让黄志群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林场,深入自然。在长期浸透自然中,黄志群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大自然,认识这个世界,黄志群对地理科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了。研究生毕业后,黄志群被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录用,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沈阳森林生态实验站继续科研工作。

  回想起在森林生态实验站的工作,黄志群总是感叹那是一个做科研的好地方。伴着稻花香醒来的早晨,扶着小楼的栏杆呆望潺潺流过的小溪,夜幕降临时,院子里怒放的桂花沁人心脾,趁着月色在桂花树下饮一壶小酒,体会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境界,最后枕着蛙声入眠。远离城市的喧嚣,融入大自然的怀抱,黄志群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研究工作。“或许做地理科学研究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吧!”野外实地科考忙碌又艰苦,但热爱“宁静致远”生活的黄志群总能在大自然中发现美。

出国磨砺

  “2003年,我去了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读博士,那些日子,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磨砺。”那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黄志群,怀着对家乡的不舍与眷恋,带着妻儿开始了澳洲求学之旅。

  读博期间,黄志群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学费由澳洲政府缴付,还获得了Griffith University一定的生活费赞助。虽然奖学金和生活补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黄志群的经济压力,但这在消费水平较高的澳大利亚并不足以支撑一家三口的生活花销和房租。“当时我的导师还给了我一笔两万澳元的科研经费,但科研费用还是捉襟见肘。”黄志群说。野外实践交通、住宿,还有购买分析测试样品、化学药品等都需要经费。由于经费紧张,黄志群经常独自一人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圣诞节前的野外实践活动,没想到车在半路上就抛锚了!”黄志群说。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野外更是人烟稀少。“那时候,我真的觉得非常孤立无援,几乎绝望了。” 在了无人烟的野外,黄志群足足走了将近二十公里,才寻得一户人家。“拨通求救电话的那瞬间我真的百感交集,如今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慨和激动。”

  上课,研读文献,做实验,还有平均每月一次的野外实践,黄志群的澳洲学习生活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由于野外设立的实验样地周围有着大量的野生动物,黄志群和他的团队不得不经常去维护实验样地。几十公顷的实验样地,除草、围栅栏、喷洒农药,黄志群都需要亲自下地。“我们地理学的科研生活既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论文,打好理论基础,又需要走到外面去实践,像农民一样地干活。”那段时间,黄志群每晚开车到邻近的村子中简单休息一下,第二天又早早赶回基地继续研究工作。“没办法,这就是我们地理人的工作啊。”就这样,黄志群在实验室与野外之间来回奔走,在这里计量自然,观察世界。

  纵使重重苦难,黄志群还是挺过来了,曾经状况百出的野外作业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变得轻车熟路,2007年,博士毕业后,黄志群先后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和新西兰林业研究所工作,黄志群的澳洲科研与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回国筑梦

  黄志群再次以地理学科学者的身份踏上祖国大地已经是七年之后了,2010年,黄志群应邀回国参加学术会议,这次回国也让黄志群的科研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澳洲期间,黄志群虽然每年都会回国探望家人,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国内地理科学研究的现状。“我读大学本科的时候,我的老师曾带我们去南平实地调研,他告诉我们,福建这一片土地是非常适合进行森林土壤研究的,是一块福地。”这么多年来,老师的话一直潜藏在黄志群的心中。“这七年间,我们国家发展得很快。当我来师大地科院参观实验室时,惊讶地发现实验设备已经可以和国外相媲美了。我当时就知道,在这里,我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2010年,在考察了国内地理科学发展情况后,黄志群发现在国内开展相关实验条件已经具备了。

  黄志群深感时机成熟,决定回国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当时不少国内单位争相邀请他去工作,但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黄志群执意留在福建,最终选择了福建师大。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森林往往以其植物能够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而被誉为‘地球之肺’,其实,森林中的土壤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回国后,依托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亚热带森林碳循环与全球变化”教育部创新团队,黄志群便迅速投入到了基于森林土壤的有机质提升机制的研究。森林土壤和农田、湿地土壤不一样,农田、湿地土壤一般位于平坦地区,土壤相对比较均一,植被单一,而森林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极大,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土壤的复杂性更强。福建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区域,森林生态环境更富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研究的难度也更大。“但森林土壤是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的。”黄志群说。

  土壤研究要进行大量的野外采样,从而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黄志群和他的团队每个月都要深入闽北地区,一些林区,由于位置偏远,机动车只能停到路边。这时候他们就需要穿越密林,有时候还要深入山沟底,进行土样采集工作。山路陡峭,蚊虫又多,爬山时经常一不留神就会滑倒。面对野外工作的困难,黄志群总是迎难而上,经常揣着馒头行走在山间地头,并乐此不疲。“其实相对于在人烟稀少的澳大利亚,闽北山区的环境已经非常好了,至少见得到当地的农民和店铺。”黄志群笑道。

  “我在中科院工作时,王战教授、冯宗炜院士等老一辈的科学家就常常教导我,要虚心向老百姓学习。”老一辈的森林土壤学家虚心向学的精神一直影响着黄志群日后的科研习惯。在三明、南平野外作业时,黄志群常常与当地的农民、林场的工人交流。从植被名称到森林状况,从寻道问路到森林历史,黄志群都能从当地农民那了解到大量的经验与信息。“许多植物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但老百姓却能把这些植物讲得明明白白。”他说,“我们这一行的工作就是把农民的智慧提炼成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向他们学习。”

  “那些经历虽然艰苦,但从野外获取样本的惊喜以及发表论文后得到别人赞同时,你会有一种成就与幸福感。”实践出真知,从2010年至今,六年的时间,黄志群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来回奔波,野外考察、获取样本、实验研究、撰写论文,黄志群从大自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6年,黄志群申报的“森林土壤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福建师大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的新突破。“这一条路一走便走到了今天,虽然称不上百分百满意,但我们这几年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付出了,努力了,就能看到回报。” 黄志群欣慰地说。

  “要学会坐冷板凳,要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同伴合作,更要学会吃苦,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成就越大,就要越豁达,这样才能投入科研。”如今,黄志群依旧投身于科研工作之中,行走于大自然,埋头于实验室。未来,他会在这里一直忙下去……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