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学界泰斗谢树森:默默耕耘五十载 桃李天下尽显“教授之范”

发布时间:2017-06-09浏览次数:249


 柳


编者按:劳动模范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先锋和排头兵作用,体现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始终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在第127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前夕,福建省总工会和人民网福建频道将在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对话价值观 劳模校园行》大型主题宣讲活动,邀请四位劳模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对话。17日起,本网关注这四位劳模的事迹,借此向他们致敬。


2008年,谢树森教授在北戴河参加劳模会议


出生异国、求学他乡,最后他却选择回到故土教书育人,至善至朴,精益求精。他带着执着的追求、辛勤的汗水,一路走来,一生坚持。他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如今早已桃李满天下。他是全国劳动模范、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谢树森。

1940年,谢树森教授出生在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而后随母亲回到故乡福州生活。1962年,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也受聘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客座教授。尽管他有许多机会留在美国或是新加坡工作,1974年,谢树森教授还是选择回到祖国,执意留在了福州,到福建师范大学任教。“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家。”他热爱着他的祖国,热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他所有的学生。

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和医学光子技术领域的一位开拓者、生物医学光子学科学术带头人,谢树森教授在光学界享有盛誉。1990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组织光学”、“光剂量学”和“光活检”等基础和应用的研究,并实时结合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去,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他负责主持并撰写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曾主持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委重点项目,成果丰硕。

在谢树森教授的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幅《独坐敬亭山》的书法——“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总说,“教学与科研,就是我心中的敬亭山,永远是相看两不厌的。上好课,带好学生,尽我所学去成就年轻人的事业,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与快乐,其他的快乐没有享受到,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谢树森教授的学生已遍布海内外,其中包括国务院特贴专家李晖教授和赖克中教授、以及入选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的牛津大学廖廷俤博士等一批优秀杰出人才。他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尽可能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好的成材环境。谢教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就算是毕业了多年,他仍然像慈父一样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年过古稀的谢树森教授依然每天在实验室工作

谢树森教授曾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的黄梅珍曾说:“每次回到福州,都渴望与谢教授促膝交谈,听他介绍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科研项目取得的进展,向他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家庭近况,倾听他对我研究工作及计划的建议,为我指点迷津,每次交谈我都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说到谢树森教授和科研、教学的故事,可能要装上好几个箩筐。清晨,以校为家的他带着夫人给他备好的午餐到实验室,中午在实验室用餐,一头钻进实验室工作到晚上十点左右。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几十年都如此。即使是年过古稀,头发花白的他,也没有改掉这个坚持了五十多年的习惯。

而谢树森教授收获的荣誉,也足足装满了好几个箩筐。1992年,他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0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被中国科技学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这五十年来,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您保持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年近八旬的谢树森教授,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毫不犹豫地说,“因为热爱,一是我热爱教育事业,二是我热爱我的学生,三是我爱我的学术生涯。”

一个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春风化雨五十载,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他的理想,向这个时代展示着一个科学家的魅力和风采,更让我们看见,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和信仰的“教授之范”。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2017-04-20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