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歌词理论建设领域中的一块基石

发布时间:2015-09-18浏览次数:248

歌词理论建设领域中的一块基石

我校校友、国家一级歌词作家魏德泮新著《歌词美学》评介

何培基

魏德泮是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我国著名的歌词作家。其歌词作品《读唐诗》、《海峡之梦》、《海峡月光曲》连续荣获中宣部第10届、第11届、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继成名作《愿建广厦千万间》1984年获全国一等奖之后,《海峡姐妹花》、《月牙船》、《海潮马》、《蜜桔甜甜蜜桔圆圆》等又相继获全国征歌一等奖,声名鹊起,被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词刊》聘为编委,现为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魏德泮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歌词评论家。其歌词理论专著《歌词例话》(1993年)、《乔羽论》(2006年)出版后,又蒙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乔羽主席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教授推荐承担《歌词美学》这一研究课题,并获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立项。

如今,《歌词美学》这部38万字的歌词理论专著已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文化部聘请的鉴定专家均一致给予充分的肯定:“《歌词美学》填补了歌词美学的空白,是歌词理论建设领域中的一块基石”(陈侣白语,福建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编审);“在歌词创作空前繁荣的情况下,我们呼唤理论研究,此书具有开拓性”(金波语,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此书从歌词艺术出发,探讨歌词艺术自身的审美问题,别具一格,有所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著者为中国歌词界捧出这一丰硕成果”(乔羽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

笔者与魏德泮相交逾半个世纪,又同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友,对其教学生涯、创作经历乃至于人品、文品均有较多了解。现就研读其《歌词美学》这部专著之后写些观感,认为该书有如下亮点。

其一,厚积薄发、高屋建瓴,理论研究与古今中外的经典歌词创作实践紧密联系。

众所周知,若要探究歌词艺术,其前提就必须对古今中外的经典歌词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细察。如是,文化知识的多寡、文化底蕴的深浅,对于一个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任何创新、创造都不是凭空而来,它应该是在古代文明成果基础上、在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所以,要创新就先要学好文化知识,吸取中外优秀文化营养。

魏德泮大学本科学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他长期浸淫于中外文学名著,深谙文学经典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充实、提升自我。以下选择该书引用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歌词分述。

先看中国的。从《诗经》到《楚辞》;从荆轲的《易水歌》到曹操的《龟虽寿》;从李白的《古风》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从岳飞的《满江红》到文天祥的《正气歌》;从《红楼梦》的《好了歌》到李叔同的传世歌谣……他了如指掌。

次看西方的。从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的口头吟唱到中世纪的《圣经·旧约的赞美诗,从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到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马赛曲》;从歌剧《卡门》里的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到普希金的爱情诗《我爱过你》……他深有领悟。

正因为作者对上引中外古今的经典歌词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上升到哲学思想的高度进行考察,方能顺理成章地结合理论思考进行阐析,如此,既丰富了理论的纵深度,又提升了读者的鉴赏力。

其二,博采众长,视角独特,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歌词美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成果,五位文化部聘请的鉴定专家评价的一个共识是具有开拓性、创新性,这显然得益于该著采用的研究方法。

该书首先提出:歌词作品“真、新、深”的三个艺术标准。那么,怎样才能使作品达到“真、新、深”的要求呢?这是一个既严肃又有高难度的大课题。为此作者独辟蹊径,吸收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思考。

诚然,歌词要追求艺术美,就必须经过审美感受、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而选择“意象”则应当成为歌词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此,作者在该书第二章论述“意象是歌词美的基本范畴”时认为:在歌词中,意象是对外部世界的选择和简化,意象是作者的情趣与意识的凝结,意象是开启联想与想象的符号。这是因为歌词作家必须通过歌词意象这个符号的运用,方能给人们提供想象的代码。由此经过词作家的反复酝酿、情景交融、心物感应,运用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立联想、哲理联想等联想、想象手段,加进理性思考,使意象逐渐明朗、成熟,再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塑造出歌词的艺术形象来。

应当指出,若要解开上述“感受——构思——表现“这三个阶段的创作奥秘,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无疑是一把切实有效的钥匙。

其三,现身说法,独出机杼,理论研究与作者本人的创作实践紧密联系。

本书虽为探讨歌词美学的理论专著,但它并没有停留在纯理论的一般阐述上,而是融入作者本人作品的创作体会,因而更凸显其实用价值。

由于作者是一位已有30余年创作实践的歌词作家,还曾担任过20余年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他自1984年获得全国征歌一等奖以来,已有数十首词作在全国获奖,从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创作经验。

据笔者所知:魏德泮对歌词的热爱简直达到“痴迷”程度。每有所见、所思、所悟,必即时记在随身所带的纸片上,边记边想,边想边改。加上他待人诚恳、谦虚好学的秉性,时时向身边的师友请教,转益多师,所获甚丰。

歌词理论的产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创作实践。“处处留心皆学问”,著者热爱生活,贴近生活,善于长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反复酝酿,潜心思考,从而孕育出歌词的艺术形象来,可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在著者看来,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所见,只要细心观察、用心领悟,便能从中发现诗情画意。现以著者的1984年成名作《愿建广厦千万间》的诞生为例:彼时作者尚在建瓯市第三中学任教,亲眼看着建筑工人带着妻儿住在低矮潮湿的工棚里,却为该校教工盖起一栋又一栋宿舍大楼。建成后工人们拖着装上行李的手板车往学校大门走去,便问:“去哪里呢?”对方随口答:“去盖房子呗”。然后回头望一眼这两栋他亲手盖好的大楼,脸上露出几分自豪的神情,大踏步走出校门远去。一刹那间,著者为此采用“换位想像”的方法,深入体察抒写对象的心情,顿时心中充满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于是便产生了如下歌词:[上阕]:“当我打起背包准备出发/请不要问哪里是我的家/让我回头再看一眼/这亲手建成的高楼大厦。/当你搬进新楼/当阳台摆上鲜花/我会在远方为你歌唱/祝贺你有了温暖的家。”[下阕]:“当我打起背包准备出发/请不要问哪里是我的家/哪里需要建造楼房,我就在哪里住下/把汗水和进泥浆/让青春伴着砖瓦/愿建广厦千万间/让人们都有幸福的家。”

该词作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建筑工的忘我劳动、宽阔胸襟的高大形象,曾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建设者之歌”征歌全国一等奖。

著者热爱生活,他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其中事例很有说服力。2008年到厦门,面对海峡两岸同胞频繁来往的崭新气象,写出《海峡之梦》;2009年,到河南开封采风,抒发了新世纪里开封人民幸福祥和的心情,写出《清明上河歌》;2010年到贵州采风,从观察气势恢宏的亚洲最大的黄果树瀑布获得灵感,写出情景交融、意味深长的《英雄泪》。

以上著者“解剖麻省”式的现身说法很有感召力。他还坦诚向全国歌词作家提出建议——希望他们“选择一些自家的作品,把当时的构思过程记录下来介绍给大家,这将有益于我们对歌词美学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

其四,虚怀若答,勤奋执着,善于吸纳优秀歌词作家成功的创作经验。

魏德泮之成为我国音乐界的知名作家,并非他家学渊源,也非音乐院校出身。可以说,他靠的是“勤奋”和“执着”这四个字。除了精心研读古今中外的典籍外,他四处求师,每有所作必虚心向周围的师友求教,从中获益。

他除了向歌词前辈学习外,如国歌歌词作者田汉,《黄河大合唱》歌词作者光未然;还潜心研究、虚心吸纳当代优秀歌词作家的成功创作经验,如写《牡丹之歌》的乔羽,写《红梅赞》的闫肃,写《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陈晓光,写《走进新时代》的蒋开儒,等等。魏德泮善于学习,既非盲目仿效又非生吞活剥。

例一:同样写“夕阳”这一意象,因作者所处时代不同、个性有差异,四位诗人对“夕阳”意境的创造就迥然不同。晚唐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赞美晚境的同时,更抒发了对年事已高人生易逝的无限惋惜的伤感;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晚年时写“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表达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和豁达的人生观;在故乡梅县过80岁生日的叶剑英元帅写“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向上雄壮豪迈的人生观;当代歌词作家乔羽的《夕阳红》抒写出对夕阳的赞美,寄托着他晚年的深情、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例二:从比较中鉴赏当代三位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他认为:以写《在希望的田野上》扬名全国城乡的陈晓光,其词风是清新、明快、飘逸、豁达的;以写《红梅赞》广为传播的闫肃,其词风是雄浑、古雅、秾艳、激越的;以写《命运不是辘轳》引起深沉共鸣的张黎,其词风是繁复、俚俗、细腻、蕴藉的。

作者在总结三位词作家的不同风格时,还指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陈晓光推崇平白如话,源于吸收现代诗的营养;闫肃受中国戏剧文化的影响较深,崇尚学识丰厚、构思严谨、词句工丽;张黎崇尚平民生活,作品追求贴近民众。如此阐析,合乎情理。

综上所论,对魏德泮积36年的创作经验,耗费5年(从2007年申报至2011年改毕)心血完成的《歌词美学》专著,从中可看到一位歌词作家、歌词理论家从成长到成熟的艰辛历程,其成绩有目共睹,他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分别受聘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可谓实至名归。

毋庸讳言,鉴于我国当前歌词理论研究还较薄弱、歌词美学研究者寥寥的现状,魏德泮《歌词美学》的出版,诚如福建音乐学会主席陈侣白所评:“它填补了歌词美学的空白,是歌词理论建设领域中的一块基石,旱天里的一道及时雨”。


(作者系文学院1958届校友,原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