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抒怀

小楼与恩师

发布时间:2014-07-01浏览次数:304

 

徐里

 

离开福建师大十六年了,时时铭记在我心中的母校,是长安山半坡上小楼闪烁的灯光,是恍若在昨天的青春欢笑,更有无数恩师含辛茹苦的心血和汗水。现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范迪安博士,当时是我们美术系八一级的班主任。我们这个班有三十个同学,唯一的女生是住在家里的,长安山半坡上的普通的小楼,几乎是我们男生的世界!楼下宿舍,楼上教室,二十九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加上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就在这里开始我们漫长的艺术之旅。

我和福建师大美术系的缘份,其实始于一九七七年。当时著名画家林以友先生,去建阳麻沙公社写生,林以友先生是我启蒙老师的老师,我们陪林先生去野外写生,我那时还是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林以友先生潇洒的现场作画令我们这些乡下娃如痴如醉,艺术的魅力不可抗拒,在启蒙老师王良智的指导下,我开始正规学画。不久,在王老师简陋的工作室竟有六个学生分别考取了不同的艺术院校。

为了开拓视野,我风尘仆仆从乡下来到省城,拜见我尊敬的林以友教授,并进入师大美术系补习班补习。这时,我见到了后来在长安山半坡小楼里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们,他们是:谢意佳、杨启舆、檀东铿等。那时,我经常拿着习作到老师家中求教,也经常到七七级李晓伟、王辉等学兄那里切磋技艺,谈天说地,他们为我写生的作品,我珍爱地保存至今。

母校以博大胸怀接纳了我这个来自乡下的孩子!

一九八一年我正式考入师大美术系。我无比兴奋无比活跃,入学第一年我参加全校文艺汇演就拿走了男生独唱奖,课余时间常常在音乐系琴房练声,似乎我的专业不是绘画倒是音乐。我大大咧咧但充满青春活力,学校话剧团、武术队都有我的身影,我在校合唱团有缘认识了中文系董同学,她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长安山半坡上的小楼,蕴含着多少青春的欢乐与梦想!

丰富的文化活动锻炼了我的社会活动能力,滋润了我的艺术灵魂,更开掘了我潜在的创造力,我从此如鱼得水,欢快地遨游在艺术海洋里,在长安山半坡小楼四年的学习生活,我不但得到美的精神陶冶,更受到规范的专业训练。谢意佳、林以友教授是我们油画专业的指导老师,我后来的成就,得益于他们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

长安山半坡上的小楼,凝聚着多少恩师的心血!

最难忘怀是英年早逝的林以友先生。从浙江美术学院调到福建师大美术系的林以友先生,其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为人善良谦和。可以说,他影响着我的人生,是他在我尚未定型的少年时期,激发了我对美的感受能力,当我热血沸腾的时候,他又教我踏踏实实练基本功。林以友先生对艺术执着的精神,点点滴滴都洒在我的心头上,他虽然过早地走了,但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里闪现!

当我穿行在母校绿荫掩映的小道,古雅的建筑群告诉我她久远的历史,告诉我在这悠长的历史里,有无数德高望重的良师,有过无数意气风发的学子。长河奔流,星河灿烂,无论我在何时何地,长安山半坡上小楼的灯光和笑声,永远都是那么的明亮和欢快。

我因为母校而自豪,我因为母校而骄傲!

         

(作者系美术学院81级校友,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