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今天,一样火热的高考季节,有一个年轻人,一口气在“报考志愿”(限报三个志愿)栏里写了三个“福建师大中文系”,信心满满地圆了大学梦。他,就是我们的校友,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汪毅夫教授,现为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一
课堂里,有个男生冲着我打了一个结实的哈欠。
于是,我讲了一段题外话。
——我从小生长在美丽的厦门。1977年,任何的人给我写信,只要写“厦门市汪毅夫收”就可以了。
有个女生奶声奶气地问:“老师真牛,为什么呢?”
——因为那时我是邮递员,我的工友都认得我呀,我还用过“游钗”的笔名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遍了全国。
我和邮局的三位工友领取了报考表格。
我忘不了那段往事:福建师范大学曾到我插队的山区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受到村民们的推荐却过不了“政治审查”的关口。
火热的铁遇到冰凉的水,痛苦地咝咝作响!
提起笔,我一口气在“报考志愿”(限报三个志愿)栏里写了三个“福建师大中文系”。为了圆一个梦,一个被撕成碎片的梦!
我信心满满。
可是我不知道能不能过“政治审查”的关。
三
考试过后,转眼到了1978年。早春二月,外省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一份又一份地来了。
我一份又一份地送,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录取通知书带给人间的惊喜。
邮递员是绿衣使者,护士是白衣天使。
我相信,此种场合里的我应该和护士一样美丽。
1978年2月6日傍晚,我收工回到邮局。在挂号台里看到一份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
我再次出工,专程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收件人家里。我至今还记得信封上写着“厦门市上古街58号之二郭光真收”。
郭光真不在家。郭光真的母亲和妹妹们一致对着我笑。
在回家的渡轮上,天色已晚,我想:这个家庭,这个郭光真,这个除夕之夜,该多么愉悦!
四
过了春节,我病休在家,因为感冒。
我的工友送来福建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和我一起报名的工友也都收到了各自的录取通知书。
病一下子好了,很奇妙。
爸爸很快告诉他晚年的好朋友、邻居严楚江教授和李文清教授。
老人们慈祥地对着我笑。
爸爸在十年浩劫期间受了很多苦,1979年才获得平反、恢复党籍。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通过了“政治审查”的关口。
几年后读《邓小平文选》,我明白了。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9月19日说,“关于招生的条件,我改了一下。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五
1998年12月28日,我在《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影展上看到邓林同志,很想表达我对小平同志的深切感念,但激动得哽咽而不能言语!1977年的大学梦很美。
(汪毅夫,原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