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抒怀

章绍同 | 生命因您而动听——怀念片冰心教授

发布时间:2021-03-31浏览次数:2101

原创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杂志 2020-12-23

 Part 1

一提起片冰心教授(1923—2019)的名字,人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唐代诗人王昌龄著名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里传颂的千古佳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片教授的姓名就在诗句中。她的父亲片冈先生是日本医生,20世纪初渡海到福建的东山岛行医,她的母亲是东山本地人。小时候父母都叫她“阿蕉”,到了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从唐诗中得到灵感,巧妙地给她取了这个好听的名字,既含有父姓的一部分,又寄托了美好高洁的人生意义。早在六朝时,诗人鲍照就有“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朝开元宰相姚崇还特地写了《冰壶诫》,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亦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片冰心教授也一直钟情于自己这晶莹透明的名字,晚年她见到来自故乡东山学音乐的学生时,曾不无自豪并深情地吟诵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Part 2 

20世纪50年代摄于福建师范大学

片冰心教授的人生经历不同寻常。她生于儿童节(6月1日),逝于母亲节(5月12日),以97岁的高寿被誉为福建声乐界的“老祖母”。她很单纯,一辈子只有一个职业——教师。她又很不简单,人生跌宕起伏:童年成孤儿;青年时得重疾大难不死, 50年代是深受欢迎的歌坛“百灵鸟”;60年代“文革”又被批斗,后被下放到偏僻的山村;七八十年代大学恢复招生之后,她又重新焕发出青春,培养了一大批声乐界的拔尖人才。她从教70年,桃李遍天下,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不管遇到什么磨难和挫折,她始终怀着那颗坚定的“冰心”,脸上总是带着孩子般的笑容,永远葆有那份童真,这种童年就禀有的天性滋润了她一生。

片冰心在海边长大,从小起就喜爱唱歌跳舞,读小学二年级时和老师同台表演小歌剧,使她的艺术天赋很早就得到开发。她的童年快乐生活并不长久,很快就遭受不幸:7岁丧母,13岁丧父,没有兄弟姐妹,后来就跟着外婆和表哥过日子。命运的打击并没有压垮她,相反,造就了她性格的另一面——顽强、坚毅,早早就学会自立,勇于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16岁时,她跟随义父一家人从海岛走进大山来到安溪县的集美中学读书。

抗战期间,座落在福建山区永安县的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三大音专之一,这所由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蔡继琨先生任首任校长的音乐学校虽然校址偏僻、校舍简陋,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1943年,片冰心进入国立福建音专,师从薛奇逢教授学习声乐。在名师的指点下,她的歌唱技艺得到提高,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结识了她的知音和终生伴侣曾雨音先生。曾先生曾在上海音专学习过,与吕骥先生是同窗,后到国立福建音专任教,解放后曾担任首届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首任分管音乐专业的副系主任。1948年起,他们相继在龙岩师范、南安国光中学等地从事音乐教学和演出等,在乡间的小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人生步伐。

新中国成立后,片冰心迎来了艺术的青春期。1952年,她调入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担任声乐教师,并任该系的首任声乐教研室主任。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当时刚初建不久的声乐专业学科的教学实践。1954年起,她到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高芝兰教授学习声乐,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上勤学苦练使她的基本功更加扎实,歌唱表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不仅能演唱西洋经典曲目,还能地道地演唱地方戏曲:如芗剧、高甲戏以及广东潮剧、云南民歌等,因表现精彩而受到热烈欢迎……1956年她参加由文化部、中国音协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唱《学文化》、男女对唱《白扇诗》,在首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五六十年代,片冰心不但在学校的声乐教学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实践方面也显示出她的影响力。据当时艺术系的首届毕业生、作曲家郭祖荣先生回忆说,片老师当时的演唱非常受欢迎,主持人一报她的名字台下就掌声雷动。那时她演出经常唱中国民歌有《放马山歌》《猜调》等等。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福建省举办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片教授在音乐会上演唱了威尔第的歌剧《弄臣》选段《亲爱的名字》和中国歌曲《我们胜利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她演唱的节目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播放。

改革开放年代,大学恢复办学之后,片冰心教授回到母校,争分夺秒,忘我地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其中不少人都成为拔尖人才,直到90高龄还在为学生上课,用她那一颗火热的心,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铺平了前往艺术殿堂的光辉之路。

1981年深入基层教工人唱歌 兴礼/ 摄

1986年5月时任中国音协主席吕骥与夫人来家中探望并合影

1986年7月高芝兰来榕讲座时与曾雨音、片冰心、片意欣合影

 Part 3 

声乐教学是片冰心教授一生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事业。历经七十余载,她永远是那么勤勉、那么专注、用心。片老师的教学,有口皆碑,受教于她的无数学生都亲身感受到她的艺术魅力、生动鲜活的授课。她的教学,大致有这几方面特点:1.注重基本功;2.善于示范;3.中西结合;4.因材施教;5.既严格又生动。

我曾随访过她的几位学生,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有的在跟她学习之后,又继续到北京、上海深造,得到了名师的肯定,说先前打的基础是好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有一位如今的教授,作为当年片老师指导的学生,深情回忆了上第一堂课的情景。那是上世纪80年代,她在大学的晚会上第一次登台独唱,片老师听后觉得她嗓音条件好,就请人与她联系来上课。片老师再次听完她在晚会上演唱的《南泥湾》后说:“你这是‘喊歌’,不是唱歌。”接着又说:“你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你的乐感好。”后面,片老师给她示范性地唱了《南泥湾》,指明正确的发声方法,针对她的演唱提出要求,最后还唱了一个戏曲的选段,说明民族唱法的一些基本原理。这样的一堂课,给这位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她受益无穷。

对片老师来说声乐课堂如同赛场一般,几十年来,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从来没有懈怠过。她的教学充满激情,充满艺术和学术的气氛。她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和条件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和示范,学生做对了,她会象孩子般喜笑颜开,学生做得不够好,她仍会耐心地启发和不厌其烦地示范,直到学生的表现让她满意为止,这种严格的教学风气贯穿在她的教育生涯的始终。

她的教学虽然严格,但并不是呆板、僵化的,往往是因材施教。她能敏锐地感觉到学生的优势在哪里,问题在哪里,从而有的放矢地选择曲目,安排课程,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正确的轨道。片老师在教学中还非常善于把西洋美声的发声方法和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既能唱好外国歌剧选段、艺术歌曲,也能善于演唱中国古曲、民歌、戏曲的选段及当代歌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片冰心教授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出新,教学特色日益彰显。她一方面坚持教学不停歇,退休不停教;另一方面她不断总结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同时又经常向年轻人学习新东西,使自己的教学有新的气象,与时代同步。

1987年春节,全家三代合影

1992年3月,任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与夫人来家中探望并合影

 Part 4 

片冰心老师给我最特别的印象,是无论何时何处见到她总是带着那慈爱又饱含童真的笑容。她热爱声乐事业,更深爱学生,似乎每个学生都是她无法割舍的孩子,她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一切,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在她家吃过饭。同时,片老师爱学生又爱得极为率真,有一次,别人非常惊奇地听到片老师在琴房里骂学生,原来是这位学生喝酒了,没保护好嗓子,她既心疼又着急啊!片老师就是这么个真性情的人。不管喜怒哀乐,她从不掩饰,在歌声中传达真情,在生活中亦然。同时,她的性格中又充满着顽强,对声乐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她从不停步,从不轻易服输。她的床头一直放着专业书籍和纸、笔,有时睡到半夜会突然爬起来掌灯记下她想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斟酌到满意为止。

片老师又是一个很豁达的人,音乐界一直珍藏着一段当年她和曾雨音先生力荐吴天球先生的佳话。吴天球先生是我国知名的男低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当年他报考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片老师是主考之一,她和曾雨音一致认为吴天球具备罕见的嗓音条件,立即无私地将吴天球推荐给华东艺专。后华东艺专又把他推荐给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他又去了保加利亚留学,几年后就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铜奖。在庆祝片冰心老师从教50周年的音乐会时,吴天球教授特地从北京赶来祝贺。他深情地说,片老师和曾老师是他永远的恩师。

我常常想,片老师的健康长寿跟她的心胸开阔,心地纯真、志存高远,永远充满一颗爱心投身于艺术很有关系,古语说“仁者寿”,一点不假。

1999年1月8日,片冰心教授从事声乐教育50周年学生音乐会合影

1999年1月8日在片冰心教授从事声乐教育50周年学生音乐会上吴天球独唱

 Part 5 

片老师的家,是个艺术之家。

曾雨音先生是福建音乐界的泰斗,也是片冰心教授一生坚实的依靠和知音。他们的大儿子曾意丹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一位严谨的考古学者,对福建的历史文物和考古等既精通又做出很多贡献。二儿子曾意凯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在校期间还跟随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陈钢教授学习钢琴和作曲,退休后仍活跃在音乐教育和合唱指挥第一线。

小女儿片意欣继承了她的声乐教育事业,她在福建师大音乐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得音乐教育硕士学位。她放弃了在日本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到福建师大任教。母女俩在声乐教学上相互研讨,配合默契。片意欣回忆说,母亲对音乐教育是激情满怀的,纵然是最后这几年,她依然坚持坐在女儿教学现场聆听,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女儿,片意欣在事业上继承了母亲的教学艺术,在生活上又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温暖,她深情地说:“今天的事业是母亲给我的,我与母亲已经融为一体了,因此我的母亲此生也无所遗憾,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2007年片冰心、片意欣师生音乐会合影

2018年2月春节前夕,本文作者与片冰心老师合影

 Part 6 


唐代诗人李贺在描写音乐的诗篇中有这样的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使我想起片冰心老师美妙的花腔女高音,她那甜美、动人的歌声,犹如昆仑山之玉碎声般清脆,也像凤鸣般和美。这歌声让芙蓉也心动得落泪,香兰激动得绽开笑容。这歌声回荡了七十年,感动了多少听众,滋润了多少桃李,多少生命因您而显得更加动听。


章绍同  福建省文联顾问,国家一级作曲

责任编辑 荣英涛

排版 田淑颖

本文源自公众号:人民音乐杂志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