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抒怀

“迟到”的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461

吕庆昌(政教系校友,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当我戴上师大的校徽,

胸中啊,

翻卷起沸腾的春水,

我们,迟到的大学生,

像一朵晚开的蓓蕾。”

……

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福建师大艺术系的礼堂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这里正举行着1983年度福建师范大学文艺汇演。我站在舞台上,正满怀深情地朗诵着李桂清同学的抒情诗一一《当我戴上师大的校徽》。

李桂清同学是我们政教系八三级干部专修班班长,他入学前是明溪县广播站站长、书记。也是记者、编辑、文学发烧友。他文思泉涌,诗情满怀,在接到学校要举行汇演的通知后,他仅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气呵成写完这首诗。第二天他与班上的宣传委员冯建英和文体委员林家聪等同学商量后,就把朗诵这首诗的任务派给了我。

我接过这份诗稿,一下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的打动。

作者从戴上师大校徽那个终身难忘的特殊时刻落笔,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学老三届的学生们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他们虽历经坎坷、风雨,但不甘沉沦、勇于拼搏,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冰消雪化的春天,成为了一代“迟到的大学生”。当他们戴上了师大校徽的这一刻,那种欣喜激动的心情、那番像“沸腾的春水般的思绪和那已经过去了的如火如荼的岁月,都淋漓尽致地跳跃在李桂清的诗行里。

除了描写欣喜、振奋和自豪,诗中还展示着这些“迟到的大学生们决心把被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流逝的青春追回来的只争朝夕、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作者这样写道:

“莫为过去的岁月咏叹,

别为流逝的青春伤悲,

要让干凅的心田,

注入知识的清泉,

要让萎缩的理想,

插翅奋飞!

祖国的期待,

人民的重托鼓舞着我,

发奋学习,

急起直追!”

这首诗抒发的不仅是作者李桂清个人的感情,而且是一代人的心声。这一代人,经历过冬夜的寒冷,更懂得太阳的温暖,品尝过往昔的艰辛,更珍惜今天的幸福。

读着李桂清班长的这首诗,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想起了母亲那双饱含期望的泪眼;想到了我从小就在心里编织的那个梦想;想到了小学毕业后学业中断、去背煤炭的那条陡峭的山路;想到了七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想到了劳作一天后那个能让我在夜深人静之时挑灯捧读的斗室;想到了高考报名时,单位领导为我争取报名的资格而四处奔走的身影;想到了在复习期间,给予我精心指导和热情鼓励的老师;我还想起了那些为了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复习、把我的工作任务全部揽下的哥儿们……

多年来,不仅我渴望有一天能戴上大学的校徽,而且我的亲人、朋友和师长们,都热切地期望我能圆了这个大学梦。

这枚闪光的大学校徽,她太厚重了,她来得太不容易了,来得太迟了!

迟是迟了,但她毕竟来了!

经过了秋霜冬雪,我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我终于圆了大学梦!终于戴上了大学的校徽,成为了一名“迟到的大学生”!

我觉得,《当我戴上师大的校徽》这首诗,写的不就是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求学道路及心路历程吗?李桂清班长用他那诗人独特的语言说出了我藏在心里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读着这情真意切、心灵相通的诗句,我能不心潮澎湃、能不热血沸腾吗?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写出了我们这代人的梦想,写出我们的坎坷,写出了我们的奋斗经历,写出了这一代人立志报效祖国、不懈奋斗的心声。我想,这么好的一首诗,我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它朗诵好,以不负作者的满腔热忱和一片丹心。   

这首诗不仅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而且文风朴实,词句优美,全诗押韵,并且一韵到底,读起来悠扬悦耳,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我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它背熟了。在排练的时候,我精神饱满,反复训练,上台朗诵时,更是热情奔放、声情并茂,朗诵到激动的段落,我竟然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按照班委冯建英为了增强感染效果而设计的舞台动作的要求,在关键的时刻来了一个定格造型,把朗诵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于是,礼堂里响起了阵阵的掌声!

《当我戴上师大的校徽》先在政教系的文艺汇演上朗诵,然后被系里推荐参加全校的文艺汇演。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上台朗诵过诗歌,根本没有舞台经验,可这第一次朗诵居然获得了学校这一届文艺汇演二等奖!

我的朗诵之所以能够赢得掌声并获奖,是因为班长李桂清的这首诗写得好,诗的内容感动了听众,感动了评委,也感动了一代大学生;此外,把一身既庄重又时髦的衣服借给我、让我能够闪亮登场的同学也功不可没,这个同学叫陈德香。

我来自山区,家庭经济不宽裕,再加上平时也不太讲究穿戴,所以,要上台演出了,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我本不太在乎,但冯建英却说:不行!服装很重要,直接影响到舞台效果,你这套衣服也确实差了一点。

其实那身衣服是我最好的一套了。

当时,陈德香同学在场看我排练,他听冯建英这么一说,马上转身回宿舍去取来一套他只穿过一次的衣服,叫我试一试,我很不好意思,但是陈德香热情的坚持要我试一试。我一穿上觉得很合身,冯建英和在场的同学都说很庄重、很得体。这是一套灰色的中山装,布料很好,很笔挺。当时那个年代,灰色的中山装很流行,很时髦,许多重要人物出席重要场合都穿这种灰色的中山装。冯建英说:有了这身行头,你起码要给我们弄个优秀奖回来!

听她这么一说,我更充满了信心。

只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摄像机,更没有现代的手机,因此,没有留下那珍贵的历史性的一幕。

去年,老班长李桂清来龙岩,我陪他到处走走看看。一路上,我们抚今追昔,海阔天空;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在师大读书的往事,虽然事隔30多年了,但一谈起那段幸福的时光,都心情激动,感慨不已,都觉得终身难忘。在聊起那首诗和参加汇演朗诵获奖的往事时,我流露出因为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的一丝遗憾。

老班长一听,笑了!他高兴地告诉我:《当我带上师大的校徽》这首诗发表在了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刊上,同时,校刊还对这次文艺汇演作了专题报道,而他珍藏了那一期校刊。

我听老班长这么一说,感到十分欣慰。

老班长还说:那首《当我带上师大的校徽》,是他用亲身的经历和赤诚的心声写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至今记忆犹新,终身难忘。说着,他兴致勃勃地朗诵起来:

“当我带上师大的校徽,

胸中啊,

翻卷起沸腾的春水:

……”

 

                                                     (写于2020年10月)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68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