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会当击水三千里——记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团队

发布时间:2016-05-03浏览次数:601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来自清华、北大等2000多所高校(含港澳知名高校)参加了比赛,我校参赛作品《新常态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的探索——基于“长汀经验”的调查与思考》(参赛同学:经济学院罗莹燕、丁中贤、张璇、陈钰心、陈晓竞、姚雨璟,地理科学学院陈晔倩、吴越;指导老师:经济学院黎元生、俞姗、俞建群、陈洪昭、陈忠生,地理科学学院祁新华)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摘得特等奖(全国仅38项),填补了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顶级奖项上的空白,是我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此,本报记者近日跟挑战杯特等奖团队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下面就跟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在比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吧。


上下一心 方得始终


    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茂兴教授提到本次比赛获得成功时说:“‘挑战杯’竞赛犹如一部舞台剧的创作过程,学生是主角是演员,老师是导演。参赛能否成功,要看有没有好的剧本,有没有强大的演出阵容。”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是舞台剧演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几年来,我校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精心组织学生申报课题,为基地班学生配备导师。在跨学科领域,各学院之间各取所长,密切配合,协同创新,从选题到研究路径,老师对学生都进行了精心的指导。本次挑战杯团队的作品就是由经济学院基地班的同学和地理科学院基地班的同学共同完成的。为了提升指导教师团队实力,经济学院联系到了地理科学学院陈友飞副院长,地理科学学院领导马上安排祁新华教授参与课题组。正是得益于学科之间的密切配合,学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的肥沃土壤,一支支开拓创新、敢于挑战的团队才不断地涌现出来。

    团队在这次挑战杯中能够脱颖而出,作品的选题方向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比赛伊始,团队在黎元生教授的指导下就确定了以《新常态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的探索——基于“长汀经验”的调查与思考》作为参赛的主题。这个选题来源于黎元生教授2014年承担的省水利厅课题《构建我省水土保持长效机制研究》,在校挑战杯比赛的时候他把这个选题推荐给了学生。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焦点,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十七年间,曾经五下长汀,在长汀水土流失的重要关键节点上曾四次作出批示指导工作,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长汀因为水土治理成效显著也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因此这个选题在全国来说具有典型性和政治意义。“开展长汀水土治理机制的调查,可以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对于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调查考察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黎元生教授说道。科研反哺教学,就这样黎元生教授无私地将课题分享给学生,并积极地指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达到教研相长。

    谈到本次比赛中最想感谢谁这个问题时,团队成员除了感谢指导老师外,十分感谢学校各职能部门做他们坚强的后盾。黄茂兴教授说:“咱们学校的顶层设计和超前谋划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指路明灯。”从校赛到国赛,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学校到学院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各单位上下联动、互相配合,校团委、学工部等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工作及学生出行安全,学院为团队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为提升作品质量,校团委还专门召开研讨会、聘请指导顾问、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组织模拟答辩,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作品质量。这一切都给参赛团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深入基层 服务家乡


     4个镇,14个自然村,405份调查问卷,19次团队会议,28次修改文本。在500多个日日夜夜里,“长汀经验调研团队”一起挑灯夜战,多次研讨修改调研方案,一起走访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一起进村入户调研,一起访谈当地种养大户,收集到了大量有关长汀水土治理的资料。这一切为选题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经典案例,长汀县多年来持续吸引着各路科研团队和社会媒体的关注。面对到访的专家队伍、各地调研组的问卷调查,农户们早已习以为常。“因此,当地居民都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访问,这对我们的调研帮助很大。”团队成员丁中贤同学说到。

    第一次调研时值十一月,这时村子里的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大多是目不识丁的老人和孩子。因此,团队只得抛开常规的问卷发放方式,征寻当地学生协助,用方言与农户一问一答完成调查问卷。这样一来,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是这有益于我家乡的发展,想想心里就没那么苦了。”团队成员中长汀籍的张璇同学的语气里透露着对故乡的别样情怀。

    丁中贤同学告诉我们,每次出去实地调研都相当消耗人力财力,车费、住宿费加起来都是以万计数。于是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减少做无用功,提高工作效率。团队选择二月份放寒假的时候第二次前往长汀,这时村里的年轻人也返乡过年,他们也如愿地扩大了调查对象的样本容量。前后下来,团队共跑完了405份问卷调查。这405份问卷,若是在城市大商场一发放,或许几个小时便可完成,然而在大山的农村里情况则完全不同,这里面的每一个答案都倾注着团队的精力和努力。

    做实地考察调研,拜访当地的政府官员对于大学生调研团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幸运的是,那时恰逢党校培训的日子,从黎教授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团队便赶赴当地,在向他们解释来意后,跟着政府官员的大巴车,一路颠簸来到长汀湿地公园。“当时车上已经没有座位,我们只能坐在大巴的台阶上。”丁中贤略带心酸地告诉记者,但更掩不住的是得以拜访县委书记的欣喜。

    “那时候雨下的非常大,我们撑着伞,在长汀那棵习近平总书记栽种的香樟树下,拜访了时任长汀县委书记魏东。”当时的情景在丁中贤的脑海里依然历历在目。“县委书记很随和,没有半点官腔,还说希望我们完成学业之后回来建设家乡。”张璇在一旁补充道。

    团队成员深知,科研调查服务的是家乡建设和人民群众。20153月,长汀县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座谈会,课题组也有幸参与其中。团队在会上把先前调查采访的基层民众提到的疑问,向政府官员做了反馈,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准确答复,例如:农户觉得补贴分三年发放,期限太长。政府的苦衷则是财政拨款有限,无法做到一次性给付,分期给付也是为了让农户把种养和水土治理长期贯彻执行。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基层民众切身的难处向政府汇报,例如,申报项目审批程序太过繁琐,而农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写不来审批资料,最后有心却办不了事。“感觉自己做的事还是很有意义的,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起到了沟通政府和基层群众的桥梁作用。”团队成员陈钰心告诉记者,能为自己家乡做一点切实有益的事也是蛮开心的。

    最终,团队在调查基础上完成一篇论文,并发表《亚热带水土保持研究》刊物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得到亚欧科学院院士、我国水土保持领域著名专家、我校原校长朱鹤建教授的亲切指导,为调研报告增加了不少分量。



苦心人 天不负



     “挑战杯”决赛于20151116日开始,为期6天,用队员张璇的话来说,可谓是“心情跌宕,像在坐过山车”。“去的时候我们想象得很美好,到那里才发现突发状况太多了”,本次赛事突然调整了赛程顺序,将公开答辩提前至封闭咨询之前,临时接到被指定答辩的通知,整个团队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是被指定答辩的课题必定是评委老师较为看好的,是一个展示作品的好机会,然而此时距离正式答辩的时间只有不到24小时,队员们有些紧张。

    一知道团队被挑战杯赛事组委会指定答辩的消息,当天下午仍在讲台上的黎元生老师、俞姗老师便立刻坐飞机直奔广州,在飞机上还帮学生修改陈述稿和PPT,下了飞机也顾不上吃晚饭,指导团队答辩的战略和技巧,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比赛结束,我简直想在床上躺两天。”丁中贤同学打趣地对我们说。从20145月开始准备比赛到201511月比赛结束,这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家平日里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兼顾比赛,挑灯夜战对于团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而此间的酸楚苦辣恐怕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

    国赛评委组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以至于团队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直到接到颁奖彩排通知,赶去现场时才得知获得特等奖的好消息。当记者问及获得特等奖的感受时,团队成员都很开心,表示连指导老师也没有想过是这么好的成绩。“最初参赛的时候,‘保二争一’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告诉我们,“得知是特等奖的时候黎教授也都不敢相信,还让我们发截图给他!”能够获此殊荣,团队成员的言语间都难以掩饰对学校和学院大力支持的感激,对指导老师辛勤付出的感谢。

    苦心人,天不负。500多个日夜也许大多是孤独而又枯燥的,走访4个镇、14个自然村,做405份问卷调查更是疲劳与紧张交织的。一路走来,团队从陌生到熟悉,在熬夜中互相鼓励,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在挑战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友谊,这也是除挑战杯国赛金奖外的另一大收获吧。

                                                

                                                 学生记者 黄铭星 郑林静 吴苏婷 黄婉琪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