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光

纸墨笔砚 伴其一生——记我校老校友、大器晚成的书法名家王海演

发布时间:2015-11-27浏览次数:756

          何培基

  

  

  

  

        王君海演,1933年生人,福建省山区清流县余朋乡人氏。1954年永安师范毕业时,按国家规定中等师范应届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可按毕业人数比例3%参加高考,被录取者可到高等院校深造。王时任学生会主席,成绩列居前茅,遂被录取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荣幸成为建国后经高等院校调整的福建师范学院第二届大学生。

        笔者与王海演同届,我来自闽南侨乡泉州市,王来自闽西南山区清流县,王年长于我,属同门师兄。1958年大学毕业,王被统配到省重点中学——永安一中,我分配在闽北建瓯师范。从此劳燕分飞,一别60年,未再谋面。今年“五一”节,承蒙同窗师兄厦门教育学院何明延副教授指引,始获知王的电话及住址,得以重续同窗情谊。

        大学期间,只知王海演从小喜好书法,与纸墨笔砚结缘,练就一笔好字,未料60年后,他终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可谓大器晚成。

        乙未年中秋时节,笔者受邀偕文友赴深圳书画院观摩书画。书架上的书画册林林总总,可谓精品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三本精装书画集特别引我注目——其一为《艺术大师三人行》(2011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列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型系列丛书,收录沈鹏、欧阳中石、王海演三人的书法作品;其二为《中国当代艺神——黄永玉、王海演双人集》(2012年由香港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收录黄永玉花鸟人物画作和王海演书法作品;其三为《大美中国——当代国艺大师张海、王海演二人集》(2015年由香港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收录张海和王海演二人的书法作品。

        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王海演,是笔者1954年入学福建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同窗,彼此已阔别一个甲子整整六十年。遥想当年,只知他与纸墨笔砚结缘,酷爱书法,能书一手好字,是一位孜孜不倦的书法爱好者。如今,他的名字竟能与当代中国书坛、画坛的耆宿同列,令笔者格外钦羡。

        上列书画大师誉满海内外。沈鹏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海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欧阳中石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导师;黄永玉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而王海演虽已属耆老,却都能忝列其中,真可谓大器晚成。

        树有根,水有源。欲知王海演的学书及成名经历,还得追溯其艰辛的历程。

出生农家 从小爱上纸墨笔砚

王海演,出生于福建省清流县余朋乡。七岁跟父亲下地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之余,便爱上了纸墨笔砚,每天总喜欢在纸张上乱涂乱画,觉得格外快乐。他小时候没有上学的机会,只是从一位私塾先生读了半年的夜校,上小学就直升五年级,经两年苦学,毕业时参加会考,得了甲等第一名。上初中时,有幸遇上一位清末秀才,此人擅长书法,便时常看他写条幅、写楹联,耳濡目染,从此对书写更感兴趣,便恭请此书法启蒙老师为他写了三大本字帖,並随之对着练写,不分昼夜。初中阶段,自知笨鸟要先飞,读书特别刻苦用功。1950年冬季放寒假时,得了全校甲等第一名,校长在闭学式会上亲自奖励他一支钢笔。

王海演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深有感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栽培,便暗下决心:立志将来要当一名育人的好教师。初中毕业后果真如愿以偿地考上永安师范学校。

王海演刻苦自励、发愤攻读,常以“苦辛人天不负”、“好运来时花自发”自勉。果不其然,中等师范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按教育部规定,应届中师毕业生可限额3%保送参加高考,遂被录取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他勤奋好学,基本功过硬,为时任中文系主任黄寿祺教授所器重,曾在他毕业鉴定上写有“该生具有中学语文专业合格的语文教员”的评语。毕业后经统配到省重点中学永安一中任教。其教龄长达38年,1987年首批获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任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行政职务,曾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王海演任教期间,从不放弃其奇好,课余不忘纸墨笔砚,乐此不疲,与翰墨结下了不解之缘。

虚怀若谷 转益多师

王海演于书法有奇好,终生不离纸墨笔砚,大有“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奇癖。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东坡语)王在书法实践中,深感“书道渊深,精进尤难” 之至理,深知若欲有长足的进步,必得名师指点的道理。

早在1961年,他闻知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授麦华三的大名,便主动虚心求教,遂被接纳为函授学生,并按时完成作业。麦教授曾在其书法作业上写有“笔力甚峭劲”的批语,又亲写来范字並告知“北京已出版九成宫三门记等法帖可临写”。从此,王海演便以“九成宫”为范本,每天课余便孜孜不倦认真临写。

王海演自知自身书法理论知识薄弱,若要精进,急需学习系统的书法理论,方能有效指导书法实践。为此,他从1985年以来的二十余年中,完成10个教学年的系统进修。按教学时间次序,他先后报名入学江苏无锡书法艺专、河南书画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上海技艺专科学校等四个书法研究机构函授,其中多为高级班、研究班、专修班,除硬笔班、行书班外,专攻楷书,学有所成。

王海演从唐楷入门,后遍临历代诸家:欧、颜、柳、赵,直至近现代的书法大家:沈尹默、费新我、黄自元、罗丹、麦华三,广涉篆、隶、行、草各书体。

经历十年系统理论学习之后,王海演书艺日精。他首先认识到:写字与书法不同,书匠与书家迥异。平时写字,无所依本,可随意挥洒,不费什么精神;而书法,则要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尝谓:王羲之作《兰亭序》,书文俱佳,故能流传千古;颜真卿作《祭侄文》饱含悲愤,字含深情,故能扣人心扉。诚如他自撰七绝《学书有感》中所云:“有性无功书不成,有功无性不精神;功深性畅毫端发,再请高人作点评”。

天道酬勤苦辛人天不负

王海演从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悟出“勤能补拙”之至理並总结出“学书三要”:一要静心坐下,不为名不为利;修身养性,临池不辍,以此为乐;二要广拜名师,转益多师为我师;对其真、草、隶、篆广泛进行临习;打进去,出得来,学古不泥,勇于创新;三要不耻下问,向时贤讨教,向青少年学习;讨百家之米,煮自家香饭。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是书家气质、秉性、学养、修为的综合表现。

王海演为人诚朴、谦逊、内敛,为学谨严、执著、勉力,其书风质朴自然,平淡率真;其功力深厚,篆隶行楷诸体皆能,或古朴,或超逸,不矫情、不浮华,能以平常心态,随其情性,握管挥毫,终能自成面目。

王海演几十年来,参加省、市、全国以及海内外诸多书赛、书展活动,曾获2002年“礼泉酩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9年首届华人书法美术大赛金奖,2010年“卢山杯”全国诗文书画大赛金奖。第五、第六届国际书画展金奖,孺子牛艺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金马踏春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书法一等奖。其作品入编《中国书法选集》、《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精品集》;曾与赵无极、刘大为、沈鹏合作,印制《蛇年大吉》台历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其传略入编《世界实力派艺术家代表作辞典》、《世界书画家名录》、《中国名人档案》等几十部大型辞书。

王海演现为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香港特区书画院荣誉院士。

2015.09.30于深圳

  

人老书难老

——感谢何培基同学为我撰文

  

“大器晚成”实未成,感君大笔给高评。

书坛拔萃传名者,青史流芳若晓星。

东晋“二王”诚俊彦,李唐“三子”耸书林。

若非天赋生花笔,勤补只能养性情。

——“二王”指王羲之、献之父子

——三子指欧、颜、柳三大书家

  

王海演

  

                                   (作者系文学院1958届校友,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