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母校

黄汉升校长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2012-05-22浏览次数:2673

凝聚力量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校友工作新局面

——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校友会会长   黄汉升教授

(2012年5月 20 日)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同志们:

今天,福建师范大学105年的历程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广大海内外校友翘首期盼的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正式登记成立了。来自省内各地区的校友代表欢聚一堂,向校友会道喜,并为我们的母校祝福。在这里,我谨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向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百忙之中莅临大会的各地校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关心支持我校事业发展的福建省民政厅以及为校友会的成立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校友们通过表决,推选我担任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会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秉承联系校友、服务校友、宣传母校、奉献母校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广大校友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校友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向校友们简要通报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的情况,同时提出校友会理事会工作思路,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学校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学校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心无旁骛,奋力前行,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各项事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大力实施学科立校战略,不断凝练学科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努力构建学科高地。目前,学校已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位居我省省属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第5位、全国所有高校第39位。此外,学校还拥有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含37个专业领域),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学科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门类。

学科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确定了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工科建设思路,通过加强工科建设,进一步优化理工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学校已整合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等学院的资源,组建成立了物理与能源学院、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能源研究院。

(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不断推进“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31项,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居于首位;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3项,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全省省属高校共4篇,其中我校3篇)。正式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优秀文科人才培养计划”、“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文化创意应用型人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教改试点。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达95%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师资队伍建设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引并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在1735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90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现有双聘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其中第一召集人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去年以来,学校启动并实施专项人才队伍建设的“宝琛计划”(“113计划”),力争在教学、科研和管理领域形成三支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主动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贡献。目前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00多项,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400项。学校的自然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更加凸显。

(五)开放办学出现新局面。学校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实施“开放办学”工程,目前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正式招生;与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共建软件外包服务与人才基地,采取“校校企”模式联合培养人才。积极参与组建平潭海洋大学。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为我省首家取得该资质的省属高校。与菲律宾红奚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吴邦国、温家宝、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先后访问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对我校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学校事业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遍及海内外的40多万名校友,他们凭借着扎实基础、务实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各自的领域内辛勤工作,建功立业,施展才华,取得了无数骄人的业绩。一大批校友成为教育家、政界精英、科技英才、企业家、军事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等,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广大校友时刻心系母校,关注母校的发展,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母校的建设,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今后一个时期,是学校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上水平的重要时期。立足新的起点,学校将强化办学综合性,构建具有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和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将在教师教育、多学科综合优势、人文社科、汉语国际教育、对台合作交流等方面,打造和培育新的特色;将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力争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我们希望包括所有校友在内的全体师大人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共同创造学校新的辉煌

二、校友会工作基本设想

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登记成立后,将秉承服务广大校友、服务母校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校友会章程,认真落实《福建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凝聚校友的力量,开创性地做好校友会的各项工作,组织好、建设好各校友分会,努力把校友会建设成为联络校友的桥梁、增进感情的纽带、服务校友的家园。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设想如下:

1.进一步把校友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当今世界,大学的发展需要依靠三大资源:一是政府资源,二是社会资源,三是校友资源。其中,校友资源是最具亲和力、最具潜力的优质资源。在学校发展中,校友们为学校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精神资源、品牌资源、育人资源、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做好校友工作,不仅是因为校友对学校发展有特殊意义,更重要的是,关注校友、关心校友是母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促进母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交流,一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充分认识校友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把校友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全校上下、校内外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校友工作的发展。

2.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友工作体系。校友工作平台是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相互联系的基础,是培育校友情感的土壤。只有建好平台,校友工作才能充分实现为校友服务、为学校服务的使命。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校友会、学院校友分会、地方校友会在内的校友工作网络,形成“学校统筹,部门协调,校院结合,各地互动”的校友工作格局,推动校友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3.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各地校友会组织。各地校友会是学校校友工作的延伸。1991年以来,学校各地校友会的组织建设取得很大进步,福建省内各地纷纷成立校友会或校友联谊会,香港、北京、上海、湖南以及美国洛杉矶、日本冲绳、东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校友会相继成立。各地校友会以共同的母校情结为纽带,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多种活动,促进了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的交流与互动,也加深了校友之间的情谊。今后,要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各地校友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地校友会或校友联谊会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团结和凝聚各地、各届校友,扩大校友工作的覆盖面。

4.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渠道。切实发挥校友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使校友会成为学校与校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加强协作、增进往来的重要平台;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校友提供更好的服务,畅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渠道;紧密依靠广大校友的支持与合作,特别是各位理事、各地校友会成员的努力,调动广大校友的积极性,共创校友工作新局面。

5.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友文化。加强宣传是做好校友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校报、网站、广播电视以及《校友通讯》等刊物,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着力建设“母校关怀校友,校友情系母校,学校和校友共同发展”的校友文化,增强母校的亲和力,凝聚所有师大人的力量。

各位校友,今年11月母校将隆重举行建校105周年庆典,我们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校友和各地校友会派代表在繁忙工作之中回到母校欢聚,共同庆祝母校的盛事。希望各地校友会要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宣传学校,广泛联络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校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我们相信,有广大校友的关心和参与,105周年校庆一定会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母校将不辜负广大校友的厚望和重托,继续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校友服务,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服务。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