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海峡人才通讯】凌启淡:为人才集聚发展而勇担使命、执着前行

发布时间:2014-05-06浏览次数:487

 

为人才集聚发展而勇担使命、执着前行


              ——专访福建省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凌启淡

 

                                                                 ◎文/本刊记者 段晓川
凌启淡教授
 
坐在洒满冬日暖阳的办公室里,喝着醇厚的红茶,听着笔者极为熟悉、极感亲切的闽南口音普通话,对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凌启淡教授的采访就是在这样一个洋溢着温暖的上午进行的。
怀揣梦想 学有所成
  跟随着凌启淡教授的缕缕回忆,时光拨回到了他的少年时代。1970年,凌启淡出生在福建漳平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当同龄的小伙伴们专注于下水摸鱼、上树掏窝时,他却对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产生了格外的兴趣。
  “小时候见到别的孩子吃冰棒眼馋,也缠着父母去赶圩时带一根回来,可到家时全化了。后来看到山里夜里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就想自己动手作冰棒。在一杯糖水里放根小棍,放到屋外墙上,就满心高兴地等着明天吃冰棒了。可到天亮一看,水缸里的水都结冰了,糖水却还是糖水,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同样的天气,普通水结冰了,糖水却结不了呢?”还有一次,凌启淡给一杯放了盐、味精等的水通上电,结果发现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蓝色,“那时非常高兴,以为蓝墨水就是这样做成的。”就这样,探索化学世界的种子在幼年凌启淡的心中种下了。
  如果仅仅是兴趣,世界上可能只会增加一名化学爱好者。幸运的是,凌启淡“在正确的时间遇上了一位正确的老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漳平二中从原来所在的郊区迁入位于城区的新校址,而正在漳平二中上高中的凌启淡也成为了第一批在新校园就读的学生之一。漳平二中上下对这批学生寄于厚望,为他们配备了全校最好的师资力量。这时,凌启淡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极为敬业、教学质量很高的化学老师,对凌启淡这样对化学有兴趣、肯钻研的学生关爱有加,为他打开了最初的那扇化学之门。
  1989年的高考很来临了,漳平二中89届高中毕业生一举创造了8人上本科线的历史记录,而品学兼优的凌启淡更以全校唯一一名保送生的身份,如愿以偿地进入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
  本科毕业后,凌启淡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时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的章文贡教授。谈及这段时间的经历,凌启淡教授深情地说:“我能有以后的发展,应该说与章老师的指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那个人事制度改革尚未深入、高校人事管理体制还比较生硬的时期,章文贡教授就敏锐在看到了合理流动对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后来的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陈田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教师先后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凌启淡也于1996年考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又受聘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归国之初 落户南邮
  2007年,怀着用所学知识开创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凌启淡开始考察国内各地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回国做准备。“当时江苏省在吸引人才的环境打造、政策配套、服务措施等方面在国内是比较突出的,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各方面比较理想的条件。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最终选择了南京邮电大学。”
  从2007年起,凌启淡带领他的科研创新团队几乎从零开始进行南邮的材料学科建设。短短三年过后,与新材料学科相关的学院、工程院、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行业公司等衔接紧密的一系列配套建设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问凌启淡教授:“做为一名亲历者,您体会长三角地区对高层次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思考片刻后,凌启淡回答道:“长三角地区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同时是政府各部门对吸引人才干事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江苏省是国内较早开始有计划、系统性地引进、培养、聚集高层次人才的地区,早在1997年就启动实施了‘333人才工程’,此外还有诸如‘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等,起步较早,影响较大,对吸引高层次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引进后的跟踪服务方面江苏省也是开展得比较好的。一方面,重视人才引进后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才的培训、交流、提高创造了很多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非常专业、细致、高效的服务,往往是第一天当地领导确定引进一个项目,第二天马上就有园区工作人员跟进落实落地事宜,连规划团队、风投团队也一起跟进,对经验缺乏的创新创业人才有很到位的服务。这些都是福建省在高层次人才聚集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
  2010年,40岁的凌启淡已经是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一颗新材料领域的学术之星已经在六朝古都升起。这一切,引起了位于千里之外闽江之畔的一所百年名校的关注。
桑梓情深 回归母校
  凌启淡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辉历史的百年名校。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福建全省掀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热潮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福建师范大学又提出了“围绕我省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求,重点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学科专业,加快培养一批应用型紧缺人才”的更高要求,学校领导班子也确定了完善战略布局,在建设一流的文科、高水平的理科的同时,重点建设有特色的工科的学科发展战略。引进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学校“特色工科”布局的落实与发展,成为福建师范大学领导班子的共识。
  因此,福建师大向凌启淡这位长期在应用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正处于事业巅峰年龄且成绩显著的优秀校友发出了召唤,校领导“数顾茅庐”,希望他能回到家乡、回到母校工作。
  一边是发达地区已经从事了三年的工作,一边是母校的呼唤,凌启淡最终选择了后者,“福建是我的家乡,福建师大是我的母校。母校需要我,我应该回来做点事。”2010年,凌启淡回到福建师范大学,任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省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并入选福建省首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当年正值福建省开展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其中包括一个“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职位。为了能够“在学科布局、建设上为母校多作点事”,凌启淡参加并通过了公选考试,于2010年12月被任命为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作为工科出身且在学科发展上经验丰富的副校长,凌启淡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领衔学校的学科布局调整、推动工科学科发展。经过对福建师大发展工科的基础、条件、方向、定位等的详细论证后,凌启淡为母校确定了与省内其它传统工科院校错位发展,发挥原有优势,高起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工科”的工科发展战略定位。到2012年,福建师大先后成立了5个工科学院和1个能源研究院,基本上建立起了有鲜明特色的、高起点的工科学科体系。
  在从事繁忙的学校领导工作的同时,凌启淡也没有放松在科研上的努力。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团队的培养、建设中去。2013年5月,作为福建师大协同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凌启淡等10位团队负责人与学校进行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签约,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建设一流创新团队。
  凌启淡认为,应用学科特别是新兴应用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因此只有发挥协作精神、强调团队作战,才能在新材料这样的复合型新兴学科上取得创新成果。凌启淡说,一个核心团队,首先要有一位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权威性领军人物,负责把握团队创新发展方向;第二层面要有一批来自不同相关学科,能够互相启发、互相弥补的学术骨干,他们分工协同,是各个研发方向上的“主将”;第三层面是基础科研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和大量的基础操作。除了核心团队之外,还应有若干个卫星团队,在外围从事研究工作,对核心团队起辅助、支撑作用,再加上一批精干的后勤管理人员,在这样“金字塔式”的团队架构支持下,学科发展才能获得强劲和稳定的动力。
海纳百川 重在落实
  今年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正式出台,凌启淡说,这个涉及面广、力度大、配套完善的人才聚集计划,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宏大气魄,它的出台实施必将对构建福建发展的强有力人才支撑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3个人才聚集区的建设,对于打造人才可持续发展环境将有重大作用。
  凌启淡对继续落实完善“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放宽引进条件,在年龄、职称、学位方面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引进人才的国内工作时限,他认为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特别当受邀者是国际一流顶尖学术带头人时更是如此。“国际学术权威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来上一两周、几天的课,甚至是开一场讲座、作一场报告,对于普通研究者而言其收获可能是终生受用的。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加宽松的引进政策和人事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用为本。”第二,建立跨部门联动的后续服务机制和针对引进人才的专业性跟踪服务机构,配好配足人员,为人才的引进落户、优惠政策落实、交流提高、创业创新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凌启淡特别强调,应有意识地把人才引进后的发展纳入服务范围,为他们提供参加高层次学术活动、与同行交流研讨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也才能使人才发挥最大价值。第三,统筹考虑在评价考核周期结束后人才的发展流动,打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人才在企业界、产业界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后,流动至高校等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当有了新的成果后也可以再流动到企业中。这样不仅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保障,也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合作。
  最后,凌启淡副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作为团队带头人还是作为校领导,培养人才,为人才集聚、发展谋划好、创造好优质的环境,都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我将在这条道路上执着前行。”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