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抒怀

长安秋月

发布时间:2014-03-12浏览次数:466

长安秋月

 

涂元济

 

八月既望,忽发雅兴,趁着月儿正圆,Y君一起登长安山赏月去。

长安山公园依山而建,山径两旁高高低低种满树木,山坡上全是野草野花,没有佳木名花,更没有烟雨楼台、云霞翠轩,其妙处全在于它的天然、野趣。为一件小事而心绪恶劣,因难题未解而苦思冥想的时候,山下的学子们往往来这里散散心,或徘徊于绿阴幽径,或凭栏于夕阳小亭,顷刻之间便烦嚣涤尽,苦恼全消。这座未经刻意雕琢的“荒山野坡”,是校园中纯朴宁静的乡村,师大人的心灵栖息地、精神家园。不过,今晚我们只是为了赏月。在五九坡公园入口处,我们进了圆形洞门,沿左边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拾级而上。为了不惊醒藏在暗处的恋人的美梦,脚步很轻,说话声音也放低了许多。

山上很静,山虫山鸟大概都睡着了,只有几只秋虫不知疲倦地鸣叫着,此起彼伏。一阵微风拂过,树叶簌簌作响,被炎夏热风吹得发烫的皮肤顿时有了凉意。微风过处,仿佛闻到一股幽香,似兰似菊,非兰非菊,是什么香呢?是哪儿飘来的呢?正四顾寻找香源时,Y君说:“是桂花的香。”“山上好像并没有桂花树啊。”“或许是嫦娥无聊寂寞中摇晃桂树将花蕊洒下人间的吧!”是啊,古诗说“山静桂子落”,写的就是这个境界了。走着走着,一座小亭立于路旁,尚未起名,由于建在半山,位置较低,且在树木掩映之中,见不到明月。继续登攀,眼前又是一座小亭。树叶间漏下淡淡的月影,斑驳破碎,半明半暗,像农舍透出的麻油灯的微光。四周一片朦胧,树是朦胧的,亭是朦胧的,鸟是朦胧的,恋人的眼眸更是朦胧的。这是一个朦胧的世界,如梦似幻。或许由于幻觉的缘故,我眼前的月下的长安山,仿佛就是一个朦胧的梦,走进月下的长安山就走进了梦,走进了长安山你也就开始做自己的梦。

圆圆的月轮轻盈地游移到半空,月是明亮的,天空是蔚蓝的,长安山的树大多是相思树,叶小而且稀疏,只见枝桠旁逸斜出,纵横交错,因为逆光的缘故,全部显成黑色,所以山上观月,实际上是从树的枝桠间看月,看到的是黑色的枝枝桠桠像水墨画简洁遒劲的线条画在月轮上(自然也画在天空上),树影和月影叠印为一体,月成了树中之月,树成了月中之树,而月中之树,你尽可想象它就是那月中的丹桂。

踏着月光,跨过小桥,上坡不远,就登上山顶了。据说以前站在这里往西南方向可以远眺闽江和乌龙江的汇合口,江面开阔,帆影与鸥鹭竞飞,诗意十足。可惜如今树林茂密,拨开灌木丛,仍然见不到月下如练的江水,更不必说江面上的星星渔火了。我们于是一路下山。

回到五九坡上,眼前为之一亮,当空一轮明月正朗照着。林中观月固然别有韵致,终归以不能见到整月为憾。“附近有个赏月好去处,我们到那里试试看。”绕过坡下逸夫楼,来到图书馆前的草坪上。这里绿草如茵,可坐可卧。且地势较高,四周没有高大建筑,前方成排老樟树外,东山在望,月亮就是从那里升起的,在这里看月,一览无余。蓝天有悠悠流动的云彩,有的薄薄的,似有似无,有的稍厚,像轻纱,像棉絮,有的则如淡淡的泼墨,发出幽幽的黑光;其变化宛如滴入清水中的墨汁,由浓到淡,慢慢地化开、散去,柔柔的、软软的、轻轻的。月儿就在云朵陪伴的夜空浮游着,一会儿躲进云层,一会儿又从云层悄悄钻出,像个羞涩而又淘气的少女,而赏月人有所期盼、有所等待,有所担心、有所欣喜,平添了许多赏月的情趣。

童年,在农村老家见过春天的月亮,那月亮是清新、妩媚的,像春天新抽出的嫩草、才含苞的花蕾;在北京十里长街,我见过夏天的月亮,在红墙绿柳之上,桔红色的,常有急风黑雨相随,却运行不止,那是国家生机勃发、青年人热血沸腾的岁月;我也曾在延庆见过边墙冬月,那是文革期间,军宣队组织拉练,我们从北京出发,出居庸关登八达岭,在长城外的康庄、永宁、大观头、四海一路急行军,这路行军我经受了一生难忘的两次体验:一是走着走着睡着了,一是夜间行军,贴身的毛衣湿透了汗水,外衣却硬梆梆的结成一层冰。就在长城脚下的四海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我所站立的村头,面前就是黑魆魆的燕山山脉,黑魆魆的群山之上是蜿蜒千里的黑魆魆长城,而黑魆魆的长城之上,是一轮明月。啊,秦关汉月!至今我还无法理清当年给我的强烈冲击,只觉得它的苍凉、雄伟、永恒、神秘。今晚,我头上的这轮秋月,既不同于春月的柔媚、夏月的灿烂,也不同于冬月的清冷,它是温和、平淡、明净、安详的。

人间的我也迎来了生命的秋天。童年、青年、壮年都已悄悄逝去,论年纪已近冬天,但我拒绝冬天,我愿永驻在生命的秋天里。窃以为生命之秋是人一生中最成熟、最美好、最自由的季节。童年是幸福的,但幼稚无知,不曾意识到其幸福;青壮年是壮志凌云又苦难频频的,明知前程艰辛而又后退不能。唯有生命之秋,工作的担子卸下了,远离了人生战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就说读书吧,本是件极快乐的享受,可是在职场上,教学、科研的压力,读书成了功利性的阅读,要有心得,要形成观点,而且心得观点还要迎合学界的口味,真累啊。退休后的阅读则不然,可以精读,可以泛览,凭着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审美兴趣,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而且往往因为读一本书,连带读出与之相关的一串书,由此及彼,猛追穷打,酣畅淋漓。所以说,生命的秋天是自由的、明净的、平淡的、与世无争的。

且受用这长安山的秋月,受用这生命的秋天。

 

    (作者系文学院退休教授)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