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缘聚年少,不负辛劳 ——访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福建师范大学代表队

发布时间:2019-04-22浏览次数:531


校报记者 吴安妮 徐辰凡 郭妙欣 实习记者 朱江傲 张吉艺 吴宇琦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0月29日下午,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现场传来阵阵欢呼和尖叫,“FJNU-China”出现在金奖获奖名单的大屏幕上,女孩们激动地相拥而泣。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来自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的八个女孩——何鹭颖、彭冠璇、杨雪翊、朱涵容、陈宇娴、林君如、张欣玥、陈晓钰组成队伍,代表我校首次参与了此项竞赛,在国内外多个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金奖。

选择即收获

“觉得自己可以,但又不确定。”队员们如是描述奖项揭晓时的心情。比赛结果按照铜、银、金的顺序依次揭晓,未在银奖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大家都一致地欢呼鼓掌。“如果铜、银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多半就是夺得金奖,但也存在空手而归的可能。”一方面是对首次参赛,项目无法达到评奖标准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在展示阶段获得评委认可而怀揣的夺奖期待,这支队伍对于比赛的结果充满忐忑。当银奖展示界面结束,大家屏息以待,激动、期待、紧张、害怕充斥着她们的每一根神经。紧接着,十四只眼睛焦灼地紧盯屏幕,搜寻着自己所代表的学校名称。F字母最先映入眼帘,随着大家目光的移动,“FJNU-China”的字符停留在她们的瞳孔之中。一瞬间,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地从她们的心里倾泻出来,她们毫无顾忌地肆意狂欢流泪,呼喊、尖叫回荡在颁奖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金奖,是对她们这一整年拼搏努力的最好回馈。

2017年10月,北大教授在我校开展了一场有关iGEM的讲座。正是这场讲座,让参与比赛的念头在每个队员心里萌芽。“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就想着这是个挺好的机会,一股脑儿就报名了。” 不带有一丝功利,队员们跟随着心中的第一想法踏上了iGEM的列车,尽管对未来的坎坷路途一无所知。

从十月份到次年的三月,是基础知识学习时期,在此期间,有同学相继放弃退出,本来将近二十人的队伍渐渐只剩七人。“看到别人退出,自己又没办法挽留,挺无奈的,自己甚至也一度产生了退出的想法。”看到他人退出,她们的心情也受到波动。“但责任感告诉我不能退出,否则老师的心血就全部白费,队伍也将面临解散。”不辜负半年以来所做的努力,拿出像样的成果,这是队员们留下的一致原因。

陈晓钰是二月份加入的新成员,相比其他早已进行过基础知识学习的成员,她显得有些吃力。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作为队里的后备成员,就跟着一起做。”陈晓钰坦然地说道。备赛阶段并不像陈晓钰所想的那样激情澎湃,耐心地磨炼每一样细碎的东西才是每日常态。比赛当天,陈晓钰由于签证原因未能亲赴现场,在国内的她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位朝夕相处的伙伴加油打气。

三月份正式组建队伍之后,队员们就定下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广谱抑菌物质—苯乳酸(PLA)和具有玫瑰香气的物质—苯乙醇(2-PE)”的课题。从此,看文献、小组讨论、找序列、做实验、和各大高校交流便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她们会因过长的操作时间郁闷不已;会因存在未知变量而无法成功的实验愤懑不已;会因其他高校指出的诸多问题悲伤不已。但是,因为前方值得期待,所以她们从未停止奔跑。

“人多有弊端,人少也有好处。”她们这样评价自己的队伍。八人的队伍分工十分明确,其他队伍需一组完成的工作,这支队伍仅需一人即可。“每一个人都做了很多事,没有人划水。”队员们对每一位成员都充满了感激。除了组员,队员们还感激她们的带队老师——杨欣伟和祁峰。杨欣伟老师帮忙组建了这支队伍,在怀孕期间也仍给予他们指导。而之后接手的祁峰老师,也帮助队员们进行了文案和英语表述的修改,为最后的成果展示把关。

比赛结果揭晓,一切尘埃落定,收获的金奖里,藏着她们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比赛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打破了以往的狭隘认知。”她们通过比赛发现了更厉害的人和事,迸发了勇于尝试一切的想法,也坚定了学习生物的心;更加成熟的心智是她们的又一收获,回忆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实验,未来的一切困难似都可迎刃而解。回到学校,队员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比赛获奖发生变化,她们忙着赶落下的作业,测试未完成的体测,一切都回归平常。比赛重担卸下,队员们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行进,或是准备考研、或是准备就业。这场难忘的比赛就像十字路口的指向标,虽在选择时毫无察觉,却悄无声息地对她们的未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汗泪浇灌荆棘之花

这支年轻的队伍,源自2017年的十月,一路磕磕绊绊行至2018年的十月。一年的时间,她们守住了漫长的准备时光,迈过了艰难坎坷,获得了蜕变成长。

准备比赛的拉锯战在组成队伍时就已打响,她们首先面对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何构建质粒、表达目的基因、使用特殊仪器,这些以往难以实际接触的操作,如今变成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实验步骤。这对于实验经历不够丰富的团队成员是具有挑战性的,她们必须用海量的知识武装自己,战胜开题前的拦路虎。

只有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才能判断分析团队目前所拥有的条件,从而根据条件进行下一步课题的选择。作为师大第一支参加iGEM的团队,她们手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往届的经验。因此她们只能从阅览往年获奖团队的wiki(项目最终呈现的网页,属于比赛内容的一部分)入手,衡量iGEM课题该有的广度与深度,挖掘获奖团队项目的亮点。定题前每周的开会报告与分析总结,多次造访老师讨论课题,这些是项目诞生的摇篮,也是团队渐成雏形的生长剂。经过不断商议淘汰选题,团队最终在寒假后的三月定下课题,从此踏上与iGEM为伴的荆棘之路。

“平时上课做简单实验时感觉还好,但在做这个项目的实验时,感觉自己真是个‘手残’。”在提及实验上遇到的困难时,陈宇娴笑着吐槽自己。作为实验部分主要负责人的朱涵容,讲起自己的“手残”经历时,语气既无奈又觉好笑。除此之外,不明的实验误差也让她抓狂。“有时正确的实验步骤会做出来错误的数据,怎么检查也不知道哪里错了,因为实验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

相较于其他思路卡壳或做不出来实验结果的队员,陈宇娴和彭冠璇的苦恼是做不完的实验数据。她们的一部分实验内容是培养各指定密度的菌落,每次培养都需要连续八个小时采集各小时的菌落数。再加上准备实验与善后处理,每次实验几乎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团队提出需要一组数据,她们俩就得在实验室呆上一周蹲出这组数据,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刚数完这一组菌数,二十分钟后就得去数下一组。其他队员能有空去吃个饭,而我们只能靠挤时间吃饭。”

若试错许久后仍找不到解决方案,团队便不得不舍弃项目的部分内容。在前期设计实验时,她们设计了一个利用降解酶降解恶臭物质的环节,但因实验中构建的电路迟迟无法连上,团队最后不得不舍弃这一极具实用性的项目内容。实验失败对团队成员积极性的打击总是不小。当她们遭遇挫折时,有的队员会在心里喊“再也不做科研了”,有的还会躲起来哭偷偷抹眼泪。但到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她们仍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面上只余不服输的顽强,继续与仪器数据作斗争。

iGEM作为高综合性的国际赛事,对展示的要求包括了内涵更丰富的展示网页。由于队员都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因此面对制作展示wiki、建立数学模型、构建电路等需要其他专业技能的部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杨雪翊表示团队开始也是一筹莫展,“当时组队时不知道要做那么多内容,后来也来不及再邀请其他专业的同学,于是就都自学制作了。”于是,她们请数学与信息学院的叶剑雄老师指导建模,队员林君如观看网课学习敲代码制作网页,每位队员都或多或少学会一些技能,无形中将自己锻炼成“全能”人。在紧张忙碌的准备阶段,她们还抽出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环保局、医院和化妆品公司,都留有她们探足访问的踪迹。为了使更多人了解自己正在进行的项目,她们还曾在共青团广场设点介绍宣传,组建夏令营给高中生介绍项目、带领学生做实验。

在最终决赛大会前,她们辗转于厦门、深圳、上海等各处的交流展示会,在全国参赛者大会和欧亚交流会上一次次向评委与其他团队介绍团队项目。尽管早已把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排练过无数次演讲现场。但面对波士顿的决赛展示,她们还是有着“如临大敌”的心理压力。杨雪翊是上台展示的同学之一,对于难以避免的紧张,她有自己的妙招,“我一直望着后排没人的地方讲,这样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我的紧张。”展示前怕冷场的她们还专门设计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现场互动时台下法国友人的热情鼓掌,是她们所没有预料到的,同时也给了她们莫大的鼓舞。

这场超出她们预期效果的登台展示,这捧沉甸甸的金奖,是在荆棘里盛放开来的顽强花朵,也是她们遍步所有崎岖后抵达的罕至高峰。


遇到你,刚刚好

“我们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iGEM参赛团队在采访时这么概括自己。由于团队队员屈指可数,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大量的工作,而这种工作量在其他参赛团队是由两到三人甚至更多人去完成的。正是因为人数过少,分工才需要更加明确,但队内的分工不是指导老师下达的“死命令”,而是团队在磨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默契。“我们的分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在汇报的阶段,大家看到我在做电路这一块,也就自动去找另外的部分做了。”杨雪翊说,仿佛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但队长何鹭颖与队员们意见略有不同,在她心里,这些分工是偶然,更是一场合乎情理的“安排”。“思维活跃的宇娴和冠璇负责建模的部分,她们在建模方面总会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细心的涵容做实验结果的检测;团立项经验丰富的欣玥负责社会实践的部分;队内摄影师晓钰则是做一些有趣的实验……”这些恰到好处的工作安排让准备比赛的过程更有效率。

但是,这种一人独当一面的工作也让队员在遇到瓶颈期时无人诉苦。“跟我打交道的都是贵重的仪器,在使用时我老是提心吊胆。有一个仪器实验室里所有人都不会用,学长学姐也没用过,只能我自己摸索,我摸索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只好打电话和仪器的出厂商沟通了一个多小时。”朱涵容微微皱眉,语气充满了无奈。杨雪翊和何鹭颖虽然都是负责电路设计,但两个人的实验电路截然不同,有时候她们共同抱怨电路做不出来时其实也不知道对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时候,作为队内倾听者的陈宇娴就“派上用场”了,性格开朗的她总能让成员们忧虑的情绪消散,有时候并不需要刻意编造笑话,只要默默听成员们诉苦就算帮了大忙了。“谁哪里实验做不出来了就来跟我说,虽然我解决不了问题,但是聊聊天,至少会让她们心情好一点。”不过,开朗的陈宇娴有时候会比较粗心,杨雪翊和朱涵容就在一旁提醒。不仅是她们三人,团队成员的性格基本是互补的,严谨的队长负责监督和把握大局,喜欢“当日事当日毕”的林君如负责推整个实验的时间线,战胜部分队员的小拖延……恰如其分的合作让团队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也让成员间的感情更加亲密。

八个志同道合的女生聚在一起,总能让人联想到“有趣”、“暖心”这些词,这个团队也不例外。今年中秋节正逢张欣玥的生日,团队里的其他成员就暗地商量着给她过个生日。“中秋刚好是团圆的节日嘛,大家又都聚在一起,刚好可以开心地过生日。”于是她们在QQ群里发了一个严肃的通知说要去开会,所有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达实验室,不能迟到。发通知的同时默默买了蛋糕和零食,还提前布置了现场,把寿星成功骗到现场。“她看到我们给她布置的那些,可感动啦,我们也很感动!”她们说着说着就笑了,虽然最后生日会变成了建模的讨论会,但也不影响她们的好心情!

但是队员们也产生过分歧。对实验操作结果的预判,投入程度的把控常常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甚至只是比赛规则里的一句短短的英文,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加上所有人都是兼顾比赛和学业,手头上总有很多事情需要忙,没有办法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准备比赛。仓促的准备效果总是不好的,深圳汇报的不顺利打击了团队的信心,当时的签证又出了问题,矛盾终于爆发。“当时我们真的有隔阂,开会的时候一群人坐在这边,一群人坐在另一边,中间隔了‘十万八千里’。”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去上海参加交流会,已经快要临盆的带队老师杨欣伟得知情况后特地赶到学校给团队开会,终在启程前调和了矛盾。团队到上海的第二天接到杨老师已经生下宝宝的消息,一群人在地铁里激动得不能自己。这也让团队深感老师的用心,一个生产前三天还在给学生开疏导会的老师,何其难得!她们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时也忍不住嘲笑自己的幼稚,“我们当时真的太不懂事了,多大点事就闹成那样,还要让杨老师担心。”一年过后的现在,她们已经学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拿到台面上协商、解决。

虽然已经拿到世界级比赛的金奖,iGEM团队还在不断学习中。在深圳交流碰到的高中团队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高中生,但是做出来的项目完全不输本科生,甚至可以媲美研究生;波士顿更是众星云集,精致的PPT、海报,神乎其技的动画,专业的wiki界面,科研性极强的研究,都让团队成员大开眼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出去一趟会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哪怕你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总会有准备比你更充分的人出现。”陈宇娴说。

这是一群能吃苦的参赛者,一年内几乎没有任何假期,离开实验室的时间也从晚上十点,到晚上十二点,再到过了凌晨,最后通宵;这也是一群会苦中作乐的女生,到一个城市交流汇报就顺便去玩一通,厦大、广州塔、外滩、哈佛校园……但除了结束比赛后的游玩,其他地方的放松活动都无法与实验完全割裂开,嘴上虽然说着反正不能做实验就好好玩,心里却默默在计划接下去的实验;约好去看外滩的夜景,却在南京路的街头背起了稿子。

采访时,她们用三个词概括了这一年的历程:发际线、Amazing、成长。越来越高的“发际线”是熬夜准备时的努力;“Amazing”是正式比赛时的激动;如今光环褪下,“成长”是一路来工作和生活的收获。“幸好是这些人,也刚刚好是这些人,刚好有这个机会,刚好组成了这个互补的团队,刚好就拿了金奖。”一连几个“刚好”,是她们对自己最好的总结。


后记

采访时,团队的成员们一改往日在实验室的严谨作风,回归生活的她们和一般的女大学生一样嬉笑打闹,几次将采访的氛围推向高潮。她们耐心地为记者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回忆比赛的点点滴滴,成员之间偶尔还会“互怼”几句,短短两个小时,让记者深切地体会到“团魂”二字。



(来源:校报 第653期)



联系我们
校友会秘书处电话:0591-22867068,22867028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0591-22867003
邮箱:wlb@fjnu.edu.cn